李海波凭借着对历史的熟悉,深知眼前的丁木村绝非等闲之辈。
几个月前,丁木村还担任着民党调查统计局的三处外长,拥有少将军衔。
彼时,军统尚未成立,如今声名赫赫的戴老板当时也不过是二处处长。
由此可见,丁木村曾经的地位与戴老板不相上下,是个在情报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丁木村投敌叛国后,与李斯群狼狈为奸,共同组建了汪伪政府特工总部,也就是日后恶名远扬、被人们俗称的“76号”,而他更是坐上了“76号”一把手的交椅。
李海波心里明白,如果能抓住眼前这个难得的契机,成功打入“76号”内部,那对于未来的抗日工作而言,无疑是一大助力。
他可以在敌人的心脏获取关键情报,为我方提供精准的消息,或破坏敌人的诸多阴谋,可谓好处多多。
然而,机遇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艰难的抉择。
一旦加入“76号”,成为那臭名昭着组织里的一员,往后的日子里,谁能保证不会被迫执行一些伤天害理、违背良心的任务呢?
甚至有可能面临不得不向自己的同志开枪的残酷局面。
到时候怎么办?终究还是心不够硬啊!他陷入了深深的挣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阵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李海波最终还是下定决心选择加入“76号”。
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在今后的局势来看,“76号”特工的身份简直是一个绝佳的掩护。
凭借这个身份,他能够更加顺利地在敌人的核心区域活动,而不被轻易怀疑。
更何况,凭借他变态的“顺风耳”异能,可以说“76号”对他将毫无秘密可言。
当然,他并非没有考虑过可能会被迫执行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任务。
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觉得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他的策略很明确,那就是紧紧抱住丁木村的大腿。
在“76号”内部,实际的掌权者是李斯群。特工总部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基本都是李斯群一手操办的,组织里的成员也大多是他拉拢进来的。
当初李斯群拉丁木村入伙,不过是看中了丁木村的声望和人脉,想利用他的身份来装点门面,好在鬼子面前显得更有实力一些,毕竟丁木村有着少将军衔这样的光环。
等到“76号”正式成立并步入正轨后,李斯群毫不费力地就将丁木村这个主任给架空了,成为了有名无实的吉祥物。
另外,丁木村和汪鸡卫早年有过节。
汪鸡卫一开始之所以能放下成见支持丁木村,也是形势所迫。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李斯群能够轻易地将丁木村边缘化,其中少不了汪鸡卫的默许和支持。
所以李海波心里清楚,只要自己坚定不移地站在丁木村这一边,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是丁木村的人,那么他大概率也会跟着丁木村一起被边缘化。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在“76号”里低调行事,当个不引人注目的小透明,一直熬到抗战结束。
毕竟,根据他所熟知的历史,丁木村是活到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想清楚这一系列利害关系后,李海波迅速穿上衣服悄悄出了门。
不久之后,一段电波通过上海站的中继,跨越千山万水,传向了远在山城的总部:
丁木村已投敌叛国,正在上海和李斯群狼狈为奸,筹建特工组织,企图与我抗日志士为敌,我已成功打入其内部——螺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