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以老朋友的身份前去祝贺,踏入店门,店内的布置简单而质朴,洋溢着新张的喜气。
不多时,他便见到了赵全贵的老婆和四岁的儿子。
老赵的老婆叫朱云秀,怎么说呢!乡下人,没文化,病恹恹的,还长着副哭脸。
就是一天到晚唉声叹气,对谁都没好脸色,苦大仇深的,好像全天下的人都欠她钱不还似的。
这种面相,不适合做生意啊!
李海波作为赵全贵和朋友,满怀热忱地踏入店中,本以为会迎来热情的招呼与回应,然而朱云秀却仿若未闻未见。
只是自顾自地低着头,手中紧握着各类杂物,“乒乒乓乓”地收拾着,全然不顾及周围的人和事。
嘴里还不停地絮叨着:“在原来那地方做得好好的,非得搬到这儿来。
这地儿有啥好的?人生地不熟的,一个老顾客都没有,房租还死贵死贵的,这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哟!”
李海波满心疑惑,不由得将目光投向赵全贵。
只见老赵站在一旁,双手不停地搓着,脸上挂着尴尬而又无奈的笑容!
了解!怕老婆!
为了给老友撑场面,李海波灵机一动,转身匆匆离去,不一会儿便带着五个小家伙走进店里。
他笑着对赵全贵说:“老赵啊,给这几个孩子每人定做一件棉袄,要你店里最好的手艺。”
言罢,便爽快地结清了全款。
朱云秀听闻有生意上门,这才不情不愿地放下手中的活计,走上前来收钱。
可那脸上依旧不见丝毫笑意,仿佛这一切都理所应当。收了钱后,她转身便进了厨房,继续摆弄着那些锅碗瓢盆,打扫起卫生来。
这就有点过分了。
毕竟,顾客上门,所求的不仅仅是师傅的手艺,还有一份热情与尊重。
她这般冷脸相对,又怎能期望生意兴隆、客源广进呢?
李海波也不在意,看着赵全贵给几个小的量尺寸。
李海波指着几个小的说:“这些都是我的弟弟妹妹,这三个年纪大点的每天都在街上卖烟、卖报纸、擦皮鞋,以后万一有急事找我,可以告诉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他们知道哪里能找到我!”
“好嘞!”老赵见店里没其他人,便小声地说:“小王的生煎铺也租好了,在隔壁那条街,也在你上班的路上,明天就能开张!”
“行!那明天我们一起去捧场,顺便见见这位新同事!”
“安全屋租在了街后的巷子里,是用假名字租的,门上我用粉笔画了个三角形,里面空间还宽敞,基本的家具都有。你有什么不方便在家放的东西也可以放进去,这是钥匙。”
“我东西有地方放,不过我需要一个洗相片的暗房!你会洗相片吗?”
“不会!不过那间屋子有个阁楼,在那里面洗相片应该很合适!”
这时,厨房传来一声怒吼:“你是死人呐?不会来搭把手啊?你想累死老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