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即便是咱们江南这边,说是富有,也只是饿不死。”
“实际上,七成人口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金泉愣了愣,哪里七成,那不是比他们姑苏还富有?
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打补丁好吧?
只不过新年做新衣裳,这是必须传统,平日里干活谁穿这个?
七成说得还真保守。
当然,许灼都不知道,天授村正在悄然变有钱。
“可你知道外国是怎么样的吗?”
“家家户户有电话,每个人有好几套干净衣服。”
“补丁衣服是没有的,大部分家庭有汽车。”
“不说所有人,至少相当多的人都有楼房住。”
“在这种情况下,也才只有极少数家庭开始追求奢侈品。”
“那么,我们改开是为了什么?”
金泉不禁怔住,旋即恍然大悟,可紧接而来的是巨大失落和恐慌。
即便他随口说的三年后真的迎来真正改开,那也只是开始。
等全华夏那么多人都做到没补丁衣服时,差不多得九十年代了。
那时候,才有一批人真正有钱,开始追求奢侈品。
可即便是追求奢侈品,造个房子,要用最好的料子,人家为什么不选白如玉的瓷砖,要选他们这些黑不溜秋的所谓金砖?
一念至此,金泉脸色无比黯然。
“金同志,想来……你已经明白了自己产品的定位了吧?”
金泉叹了口气,脸色老了很多,面孔之上那种如油润的神色消失。
整个人变得黯淡。
他拖着沉重的身子,缓缓起身:“你们要的金砖我会送……”
“别急,金同志,我还没说完,请坐下。”许灼抬手,一把将他按在了椅子上,然后自己站起来,在房间内缓缓走动。
“金同志,不要这么悲观,鲁迅说过,猪肉会有的,猪油也会有的。”
这话让读过书的郑新国、郭昆、袁如辉齐齐露出古怪之色。
刚巧,他们都看过某一部红色电影,知道原话。
再说……特么的,鲁迅什么时候说过这话的?
几个人互视一眼,忽然明白过来许灼要干什么了。
“金同志,你不好奇,为什么我一个刁易城,要去姑苏买这个金砖吗?”
“我又是如何对这个东西这么清楚的,还能对这东西定位这么清晰?”
“是的,金同志,我了解你,也了解我们自己。”
“这么说吧,我们村现在正在弄的模范房,未来会建造更多。”
“只要建设第二栋,那么就又有需求了。”
讲到这里,金泉眼中重新燃起了亮光,他炯炯地盯着许灼看。
仿佛在看太阳。
许灼道:“但是,容我趁人之危做个小人。我,想要你们金砖厂的股份,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给。如果能给,我接下来至少可以给到三个订单。所需的金砖平方……我算算,不下八百平。后续……当然还会有别的。如果你不放心,回头你拿着股份协议书过来时,我可以把入股的钱和部分订单钱全拿来。我知道,这件事不小,金同志你有想法,可以回去商量下。另外——”
他打开进来时便带着的军绿色双肩皮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