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其他类型 > 平城赋 >第一百一十四章 对待宗室外戚,能宽则宽

第一百一十四章 对待宗室外戚,能宽则宽(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官道桃花缘太古神王我的极品老婆他的羽毛使用法温柔潮汐[先婚后爱]女政府办主任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我哭了,我装的[电竞]修真界幼崽求生指南天医凤九

望舒阁中的灯焰,尽数掐去,拓跋月已沉入梦乡。

与此同时,平城宫的深处,万寿宫内,灯火稀疏幽光摇曳,映出涌动的暗流。

在回平城的路上,拓跋焘一直想着处置李顺、宜都王穆寿、公孙质三人的事。以致于,他未及休憩,便命人把李顺押解下狱,并把穆寿、公孙质叫到太后跟前训话。

其实,他本想把这二人擒到他殿中,但崔浩、杜超都建言,说窦太后应该是有意保穆寿、公孙质的,若是至尊自个儿处置了,恐怕会伤了太后的心。

拓跋焘的生母杜氏早就被赐死了,他能长大成才,乳母窦氏功不可没。

听崔浩、杜超如此说,拓跋焘心里便软了几分。

眼下,如何处置宜都王穆寿,是拓跋焘和窦太后之间,尚未争出个结果的大事。

一个是担心对方暴虐加罪,一个是唯恐对方护短轻饶。

母子俩都不想让这矛盾过夜。

在这紧张对峙中,始作俑者穆寿与公孙质,双双跪于万寿宫的冰冷地砖之上,惶惶不安。

大抵是窦太后的意思,一并前来的,还有宜阳公主、乐陵公主这两婆媳。她俩一来,便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地为穆寿求情。

拓跋焘被她俩闹得头疼,便让人扶她二人起来,坐在一旁说话。

在窦太后看来,穆寿先前是有错,但随后却做出了合理的安排,平城内外没有罹受多大的损失。就瞅着他将功补过的事,也不应该惩罚他。

况说,他既是大魏重臣穆崇、穆观的后人,又是乐陵公主的驸马,论辈分,还高出皇帝一辈去呢。

拓跋焘也知道,穆寿素为忠直之士,明敏有乃父之风,故此拓跋焘才将其进封为宜都王,并对他委以重任。彼时,穆寿还有些不安,一度诚惶诚恐地推辞过。

至于后来……

这人竟然不知所谓,糊涂若此!

拓跋焘从鼻子里哼出声来:“朕记得,以前朕封你做宜都王的时候,你还推拒过。可还记得当时你是怎么说的?”

穆寿心下暗喜,这段话他还真记得。

“臣祖崇,先皇之世,属值艰危,幸天赞梁眷,诚心密告,故得效功前朝,流福于后。昔陈平受赏,归功无知,今眷元勋未录,而臣独奕世受荣,岂惟仰愧古贤,抑亦有亏国典。”

一字一字地背出这段话来,穆寿略松了口气。

拓跋焘颔首,面色转霁:“抬头,看着朕。”

穆寿愧不敢言,磕头道:“罪臣犯下弥天大罪,不敢污了至尊的眼。”

听至此,拓跋焘冷哼一声,道:“你的祖父穆崇,是我大魏的开国功臣,曾两度报警救主,被封为宜都公。你的父亲穆观,早入内廷侍奉,深得太祖、太宗之信任,得尚宜阳公主,最后因劳成疾,卒于壮年,被追赠为宜都王。子承父爵,并无不妥。”

他有意顿下,加重语气:“朕想问你,你当初为何要辞让?”

“罪臣……臣自知,臣不及父祖之智。罪臣受之有愧。”

“哦?如此说来,你这是有自知之明;而朕对你却托以重任,是有眼无珠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宠妃这职业,必须卷起来你出轨白月光,我闪婚你急什么医香满城尽风华谍战:女汉奸的洗白之路纠缠十年,我死后前夫才放手萌团一岁半,全家宠上天挖天皇陵惊动世界,国家请我出山替嫁新娘:我老公是顶级大佬不是,我就当个妾,咋成皇后了?阴祸得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