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刘奶奶,和我们是一个房头的。
命苦,很早就成了单身寡妇。
她家就住在村里的麦场旁边,我们村几十户人家围着一个大麦场。
我家和刘奶奶家中间隔着几户人家的距离,大概十几米远吧。
以前听父亲讲,刘奶奶三十多岁就丧了偶。
她的丈夫是被自家的耕牛活活顶死的。
据说被顶死的那天那头牛莫名其妙地像走火入魔一般,根本不听主人使唤。
刘爷爷便拿鞭子抽它,要换作平常都会乖乖就范。
可那天却鬼使神差地朝着刘爷爷一顿狂顶。
毫无戒备的刘爷爷被耕牛顶得如同踢毽子般,在空中抛起来牛角把肠子都勾出来了。
发现的时候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这真是千年难遇的奇闻,村子里,人们都传说这头牛是来找刘爷爷报仇的。
上辈子是冤家对头,所以这辈子来讨血债了。
就这样,自从以后刘奶奶便成了村里的寡妇。
我小时候可能是没有什么好吃的,特别馋。
看见什么好吃都会馋得流口水,这或许是孩子的天性。
我最喜欢去刘奶奶家玩,在我儿时的印象当中,刘奶奶总是给人一副慈颜善目的模样。
她老人家最疼爱孩子了,即使孩子们在她家调皮捣蛋淘了气,她也一点都不觉得烦。
从来不打骂训斥来她家的孩子们。
等淘了气的孩子家长上门来道歉时,刘奶奶总是摆摆手爽朗地笑道:
“不要紧,孩子还小不懂事哪有小孩不淘气的。”
时至今日,刘奶奶爽朗亲切的笑声,还时常回荡在我脑海中难以磨灭。
所以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去刘奶奶家玩,和老人家的关系可亲密了。
记得我每次去她家,她都会塞两颗糖放在我的小手里,刮着我的鼻子说:
“小馋猫来了!”
我的记忆中刘奶奶长得高大健硕看上去就像个男人婆一般,是一把干活当家理事的好手。
老人家干起活来眼疾手快心灵手巧,那个年代的女人都擅长针织活都会做手工鞋。
刘奶奶自然也不例外,她老人家做的手工鞋既扎实又美观合脚。
我小时候还穿过刘奶奶做的手工鞋呢,可舒服了。
记得刘奶奶家的小儿子娶媳妇,乡亲们都争先恐后组织队伍帮忙去刘奶奶的亲家屋里接亲。
接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敲锣打鼓,有的帮忙挑嫁妆,有的抬花轿,那锣鼓敲得震天响。
全村的人都跑来看热闹,娘家人也不差事,嫁妆办得颇丰厚,其中最为珍贵的嫁妆就是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
这可是我们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台电视机,乡亲们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哪见过这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别瞅着那如同豆腐块子大小的木盒样的家伙可神奇了。
不但能听到美妙的声音,而且还能看见栩栩如生的影像。
这下子真不得了,这新鲜玩意儿迅速成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宝贝疙瘩。
老稀罕了,左瞅右瞧怎么也看不够。
村里的大人们白天争分夺秒,马不停蹄早早地就把地里的农活干完,为的就是晚上能上刘奶奶家看电视。
新娶的媳妇小刘婶是个热心好客的好女人。
为了方便乡亲们看电视,小刘婶还特地把电视从婚房里搬出来。
把它放在堂屋里正前方的木桌上。
我记得刘奶奶家的堂屋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个人。
乡亲们都是自个儿从家里搬来了板凳的,实在坐不下就全都站在外面的台阶上远远地瞅着。
那阵势比村里开会还积极热闹。
只要正片一开始乡亲们就不约而同竖起两只耳朵,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观看着,生怕错过哪个精彩片段。
整个堂屋都变得鸦雀无声,只有电视机里传出的声响。
到了广告时间大家又立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各抒己见,乡亲们都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当中。
简陋的瓦房里洋溢着幸福快乐温馨的气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