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逼他退位。宋朝的皇帝没有那么强势,大臣喷皇帝一脸唾沫的时候都有。他这次的表现实在太差,不但主张北伐的北方士族对他失望透顶,南方士族也觉得他是个无能废物。
只是后来北伐势如破竹,南方士族才又觉得他有用了。江南士族的目标是维持现状,既抵抗金兵南侵,又反对宋军北伐。但目前的大胜,让很多江南士族的热血分子也很激动。朝堂上,主战派明显占上风,所以赵构压力山大。
吴皇后还是信任王有志两口子,劝赵构把王有志叫回来。一方面满足大部分江南士族反对北伐的要求,另一方面用王有志的大军来震慑“倒构派”。
赵构也知道王有志跟岳飞不一样,但现在他只有这么一张大牌了。看到王有志见了圣旨不回来,他担心王有志误会了,赶紧又派张庆来解释,其实是求救。
王有志半信半疑,他虽然嘴上说赵构不可能比他更狡猾,但他也知道自己也就是一般人,搞阴谋诡计比赵构差远了。不过他想,如果自己不管到哪里,周围都是自己的兵,就不会有危险。
王有志又跟虞允文商量,问他愿不愿回去?虞允文却问他:“当年淝水之战,谢安挟大胜之威北征,却功败垂成,王相公以为是什么原因?”
王有志心想,早就知道你们这帮主战派都倾向于太子,现在就来试探了,于是他笑着说:“彬甫兄天下奇才,一定有高见,还请教我。”
虞允文心想,这个王有志年纪不大,却油滑得很,不过他觉得已经了解王有志的想法了,不妨说得直白一些:“在王相面前,何干称奇才?高见更谈不上。请让我试着讲讲一愚之得吧。
说来说去,还是君臣相忌,司马曜并非明君,觉得谢氏功高震主。谢家叔侄为保名节,只好辞官归隐。”
王有志呵呵一笑:“彬甫说的是啊。要是皇帝不愿北伐,做臣子的再拼命也白搭。”
虞允文一听有门,赶紧又问:“要是皇帝一心北伐,谢家叔侄多半就能打到幽燕,收复长安,海内一统了。所以,要想北伐成功,一定要皇帝打心底里就想北伐,王相以为然否?”
王有志盯着虞允文的眼睛说:“那是自然。陈相是否也这么认为?”
虞允文却不慌,他微微点头:“那是自然,陈相做梦也想北伐成功。王相也不愿重蹈谢氏叔侄的覆辙吧?”王有志微笑着点点头。
虞允文的话已经很明白了,这帮主战派大臣想逼赵构退位,推太子上去。自己这个后党领袖,皇帝亲信,南宋最大实力派的态度就成了关键。
王有志想趁机了解一下主战派现在已经拉拢了多少人,于是突然打断虞允文:“吴郡四姓也看好太子吗?”
虞允文面无表情地说:“他们没有表态,不过有些四姓子弟在位置上待得太久了。”没有态度就是态度,就是保持中立。
不过拥戴之功谁不想要?老皇帝在位时间太长,大臣提拔的机会就少了。如果换个皇帝,拥护新皇帝的人都会受到提拔。
王有志商人出身,现在势力强横,也不怎么怕事了,干脆问:“若皇帝放手支持北伐,朝堂之上如何安排?”这等于赤裸裸要官了。换皇帝我不反对,但我有什么好处?要是还当参政,我还不如支持赵构继续当,让他提拔我当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