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擅自带领一支英军由缅甸闯入云南边境,开枪打死中国居民。
当地人民奋起抵抗,打死了马嘉理,把侵略军赶出云南。
但是英国政府却借此事件,在国际上大肆喧闹,一口咬定清政府是背后指使人。
强迫清政府将云贵总督革职查办,还要求减免税厘并大开云南边界贸易等一系列过激要求。
甚至叫嚣如果清政府不允,日不落帝国的坚船利炮就将瞄准中国本土。
消息传到小光绪耳中,他猛地端坐而起,双目中射出阵阵厉光,一改这一月来的失神心态。
“吩咐备轿!”
“皇上,您这是要去哪儿?”
“去长春宫!”
一路上,小光绪在心头反复措辞,想以最严厉的语气正告慈禧,对于外交事件,朝廷绝不可做出丝毫让步,否则一步错,步步错,一步让,步步让。
但令小光绪没有想到的是,这慈禧皇太后竟为了自保皇权,早已定下委曲求全、忍气吞声之策,并拟派“出使大臣”带“国书”前往英国,就此案进行和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光绪一听,顿生怒火,立即站在民族大义和祖国尊严的道德制高点,对此举进行严重抗议和尖锐批判。
而慈禧,则是以国力羸弱,不可再起兵端,不愿国家再遭生灵涂炭为由,进行辩驳。
双方就此事爆发了激烈的争执。
一个时辰后,慈禧皇太后自知理屈,不敢再辩。
“小小幼童!目不识丁!岂敢在此妄论国事!小李子,送小皇上回去!”
说罢,慈禧面显怒容,拂袖而去,不再搭理小光绪。
“且慢!”
小光绪眼看慈禧就要转身进到内室中去,急忙大喊一声, 见慈禧停步,便叫李莲英端来文房四宝,在太监们惊愕恐惧的眼神中,他用简体字在纸上写出一句话来: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李莲英接过,将洁白的开化纸递呈慈禧。
清末晚期,简体字已在民间流行,慈禧稍加辨认,便认出此字,立时,她感到又惊又俱,浑身汗毛竖起!纸页从指尖滑落都未曾感知。
“这小皇帝,年不过三岁有余,与我辩起事来,条理清晰,逻辑缜密,而且吐字铿锵有力,毫无惧色,小小年纪,本是懵懂无知之时,可他竟然还懂得家国之理,圣贤之言。
最可惧的是前面这句:天子守国门。在史文中并无出处,居然能衔上《礼记》之句,这学识见解,岂是常人,莫非?真是天降仙人,前来助我大清?”
慈禧怔住片刻后,仍觉心有余悸,遂疾步走进内室中,将房门紧闭,招呼李莲英赶紧将小皇上送回寝宫。
回到养心殿后,小光绪独自盘腿坐在炕上,暗暗思忖:
“要想改变历史,重振国威,眼下,最重要的是扳倒慈禧。
这老妖婆冥顽不化,玩弄专权,大搞一言堂,整人损人她玩儿的是一套一套的,国家大事则完全是狗屁不通。
跟后世描述的聪明有余,智慧不足,完全一致,可怜当今朝政掌握在她的手中,若我一直不动声色,按部就班,那不又是开了历史的倒车,重蹈覆辙吗?”
思来想去,又是一宿未眠,鸡鸣时分,在紫禁城养心殿,靠窗的小木炕上,年仅三岁半的小光绪心中已暗定决心:
“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许二主!鹿死谁手,慈禧,你给我等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