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有家归不得?
是腿脚有些跛的皇长孙,还是刚进门的继母小卢氏?
不管真相如何,都会陷入非议。
这对于皇长孙、小卢氏来说,都是无妄之灾,都将影响到整个东宫的和睦与稳定。
所以,过了正旦后,小三郎便被太子派人接了回去。
顶多就是——
每天再来齐国公府,继续由王姮教授功课。
上完课,再接回东宫。
既平息了谣言,又不会耽误功课。
且,太子的这番操作,也是进一步告诉世人:
送小三郎去宫外,并非避祸,而是求学。
小三郎成了走读生,九郎不好例外,便也与小三郎一样。
本就是为了躲避风雨,风雨过了,寄宿也好、走读也罢,都不是那么的有必要。
正巧王姮要出京,可以顺势暂停她的教学。
王姮早就在等这个契机。
她深知一个道理:
与皇家的关系,可以亲近,却不能太过亲近!
有份香火情,保持一定的来往,就足够了!
没有必要非要绑在某个人的身上。
九郎也就罢了,小三郎的身份,确实有些微妙!
王姮会选择陪楼彧赴任,亦有这方面的考虑。
楼彧:……
行叭,似他们这样的身份,从来都做不到绝对的纯粹。
掺杂利益,反倒能够让关系更为稳固、长久。
亲自去了趟太极宫,王姮相继向姜贵妃、小卢氏请辞。
“也好,你们本就是新婚,不好总是两地分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含章及冠了,你也不小了,可以考虑子嗣的问题!”
姜贵妃果然是亲娘,总能站在王姮的角度考虑。
小夫妻感情好,却不能没有孩子。
而夫妻总是分离,又如何怀孕?
南州确实偏僻了些,环境也恶劣,可那是对普通人来说。
对于顶级权贵,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只要他们想,就总能保有奢华、惬意的生活。
小卢氏这边,则是先谢过王姮的教导,奉上谢礼,然后再答应王姮的要求。
将九郎、小三郎送回宫,暂时辞去了女先生的差事,王姮回到齐国公府,则是继续忙碌。
公主府、国公府,以及骊山书院等事务,王姮分别托付给王棉、郑十三等闺蜜,并安排了相应的管事。
还有那些铺面、生意等,也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还有出行的各项事务,王姮也都提前做好准备。
有过从沂州进京的经验,这次王姮去南州,倒也不会无从下手。
车架,行李,食材、药材等必需品,还有随行的奴婢、护卫,王姮有条不紊的安排着。
王姮忙碌庶务的同时,还不忘为楼彧的公事儿操心:
“阿兄,此去南州,可以带上二三学生。”
及冠后的楼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是楼氏大长房名副其实的家主。
分了宗,还在朝堂有所成就,就要更加的经营独属于自己的人脉。
而诸多关系中,最稳固、最亲近的莫过于姻亲、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