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厥之前的朱元璋,就是一个暮年连番经受丧子之痛的老人。
垂垂老矣,看着就让人心生不忍。
而现在,那股生于乱世崛起于杀伐之间的不屈之气,好似又回来了。
“曹国公!”朱元璋轻声开口。
“臣在!”
朱元璋看着李景隆,“过几日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将去山西练兵.....你...统领京师大营!为京营总兵官!”
猛的,李景隆心中一喜。
但面上却故作犹豫,“皇....臣,还年轻,办事不牢靠。您看,是不是选一名老臣.....”
“就你!”
朱元璋的口吻不容置疑,“京师大营交给你!”
“遵旨!”
如今的李景隆,手握京畿治安大权,又有十九万京师大营的统兵之权,而且还有着管理天下兵马的人事大权。
就差....紫禁城的禁卫大权了!
~~
夜,在惶恐不安之中到来。
因为惶恐,所以比往日更加的安静。
深宫幽长的夹道之中,灯火闪烁。
朴不成举着宫灯,不时关切的回头,看着身后。
皇帝正趴在一名健壮的宦官背上。
他伺候了皇帝几十年,从没见过皇帝这么无力过。
“主子....”
一盏茶时分之后,朴不成低声道,“到了!”
“嗯!”
太监背上的朱元璋,被稳稳的放了下来。
然后他扶着宫墙,“谁也不用跟着,咱自己去!”
~~
坤宁宫,已闲置许久了。
自从马皇后故去,这里就变成了一处,空有华丽典雅的外表,却没有内在的.....庭院。
吱嘎...
门,被推开一条缝。
朱元璋的脚步迈过门槛,打量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然后缓缓坐在了院内的大树下。
风...轻轻的吹。
几只飞蛾,在灯罩外,徒劳的扑火。
“妹子...”
朱元璋背靠着大树,看着房门关着的,马皇后生前的寝宫,低声道,“咱心里有事,所以,来找你说说话!”
“老大,标儿...走了!”
“英哥儿,咱们的第一个孩子,也走了...”
“马儿...爱吃烙饼的马儿,也走了....”
自言自语的说着,朱元璋的声音竟带了哽咽。
他抬起头,泪眼朦胧之间,那紧闭的殿门.....似乎敞开了。
尘封在脑海之中,许久的回忆,在一瞬间骤然灵活起来。
曾经,无数个春暖花开,或是白雪皑皑的日子里。
这里,总是那么的热闹。
院落之中没有花香,没有雪景,总是带着寻常百姓家之家,家常菜的味道。
孩子们在这个院落之中进进出出。
朱标..
沐英..
李文忠...
何文辉....
马儿....
老二,老三,老四....
“幸亏是当了皇上了.....”
马皇后的影子,忽然也在朱元璋的记忆中出现。
她总是围着围裙,端着个盛满了炖肉的盆子,笑盈盈的在孩子们之中穿梭,“这要是不当皇上呀....谁养得起这些饭桶...瞧瞧,呵呵.....保儿又吃了三个馍....马儿,盛肉,卷着烙饼吃.....今儿这饼放了大油呢...”
记忆,让泪水蒙住了朱元璋的眼。
然后,记忆随着泪水也变得模糊。
庭院不再热闹,马皇后静静的坐在门槛上,朝着院外....即便院外是深邃的宫苑,可她还是在眼巴巴的望着,嘴里埋怨着。
“当了皇上了,孩子们却都让你弄的天各一边...”
“天南海北.....十万八千里...”
“俺一年也见不着一回....”
“俺蒸的馍,烙的饼,炖的肉....谁来吃呀?”
忽然,记忆的画面一转。
门前望着的马皇后,一个人坐在角落,偷偷的哭泣。
“都怨你.....”
“俺的孩儿,战死了....”
“你把俺的孩儿还回来....呜呜!”
~~
“是...是咱不好!”
朱元璋双手掩面,“是咱不好,是咱不好!妹子....都是咱的不好!”
他大手狠狠的擦去泪水,双眼通红,又倔强的抬头,“可咱也都是为了咱这个家...孩子们也都是为了,咱们这个家!”
说着,他的脸上涌起几分狰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