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64章 迎亲队伍的返回

第64章 迎亲队伍的返回(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他的羽毛使用法太古神王温柔潮汐[先婚后爱]女政府办主任我的极品老婆我哭了,我装的[电竞]官道桃花缘真少爷靠玄学在娱乐圈爆红灰与白离婚之前

李承乾大赦感业寺的消息如同平地一声惊雷,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朝堂。

这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官员们之间引发了轩然大波。

就连那些初入朝堂、来自咸阳的年轻官员都满脸惊愕,有一些接受不了李承乾的做法。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不解与疑惑,在他们的认知里,这简直是离经叛道之举。

那些可都是先皇的妃子啊!

在他们看来,这些女子本应在感业寺中度过余生,为先皇祈福,守着那一份贞节。

怎么能重新放出去,让她们再次嫁人呢!

这于礼不合,于情更是难以让人接受,仿佛是对皇室尊严的一种亵渎。

李承乾的做法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冲击着他们心中那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他们的脑子乱成了一团糨糊,怎么也接受不了。

对于朝臣们递上来的一封封言辞恳切、义正词严的奏折,李承乾却毫不犹豫,一律用魏武帝当年的做法给打了回去。

魏武为之,己亦可为!

他态度坚决,毫无回旋余地,在他眼中,既然魏武帝开了这个先河,那他李承乾又为何不可。

他有自己的考量,有自己对于皇家与民生的理解。

本朝女子之地位,虽较以往有所提高,却仍未达理想之境。

对于寻常百姓家的女子,朝廷尚算宽容,若遇合适机缘,二婚之事亦能为世人所接受。

她们可以在守寡之后重新寻觅生活的依靠,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然而,那些曾身为先皇妃子的女子,却被传统礼教的枷锁紧紧束缚,二婚对她们而言,几乎是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是一种被世人唾弃、被伦理不容的禁忌。

李承乾深知其中利害,此次他简略地操办了李世民的葬礼。

这其中一个重要缘由,便是不愿看到感业寺中的那一大批妃子因循旧制而被迫殉葬。

在他看来,这些女子的生命不应如此被轻易剥夺,她们也应有生存的权利。

可他的这一行为却弄的不少文武百官心里一阵难受,像是被一块巨石压着。

满心的愤懑与无奈无处宣泄,朝堂之上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

……

吐蕃大相禄东赞率领着迎亲队伍,一路穿越广袤无垠的大地,那飞扬的尘土如同他们复杂的心绪。

长途跋涉让队伍中的每个人都面露疲惫,他们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大唐那无理的行径,无情地将他们原本美好的计划打得粉碎,让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功败垂成。

原本充满希望的迎亲之旅,如今却变成了一场灾难。

他们满心忧虑地想着,这次回到吐蕃,别说是得到赞普的奖赏了,就连能否承受住赞普的怒火,都还是个未知数。

他们一路风尘仆仆地向着吐蕃返回,那身影在广袤的大地上显得格外渺小却又坚韧。

队伍中不少士兵在赶路的过程中,总是时不时地偷偷看向禄东赞,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依赖。

在这些士兵的心中,禄东赞就是他们的定海神针,只要有这位睿智而威严的大相在,至少赞普肯定也会对他们从轻发落。

松赞干布在吐蕃听闻迎亲队伍即将归来的消息,满心都是期待与欢喜。

他亲自带着大队人马前去迎接,那场面堪称盛大。

骏马奔腾,旗帜飘扬,吐蕃人身着盛装,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之间。

队伍中既有吐蕃最英勇的战士,他们盔甲鲜明,刀枪在阳光下闪耀,也有盛装打扮的百姓。

手中捧着鲜花与哈达,每个人都期待着见证这一历史性的美好时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结婚你不肯,我叛国女帝你哭什么?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逍遥世子爷大庆逍遥贵公子落魄秀才,开局自毁前程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