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宋这些年都没有忘记在天下宣传燕云地区对大宋的意义,没有忘记宣传辽国强行占领了属于大宋的领土这件事情,没有忘记让百姓记得辽国曾经和大宋的敌对……之类的内容的话,那军心尚且可用。
只要告诉士卒们,这一次,大宋是为了夺回一直没有忘记的燕云十六州而努力,也就可以了。
但如果,大宋在和平的这些年中,并没有宣传这些内容,并没有让百姓、士卒们一直记着辽国的敌对,没有让所有人一直都暗暗记着对辽国的不满和敌视……那就很难说了。
毕竟宋辽双方确实是和平许多年……
只希望大宋没有忘记这些宣传吧,这样的话,也不至于算是完全的师出无名。
而另一个问题,关于大宋有没有制胜之法——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有时候就算师出无名但是也无所谓,只要最终能够获胜,那打补丁的机会有的是。
但问题在于,童贯他说的是什么屁话?!
顺天之举,所以大宋一定能够获胜?!顺天而行,仁义之师,所以辽军一见到大宋的军队就会自动丢盔弃甲,望风而降????
他要不要看看自己在说些什么???
这话他自己信吗?啊?!他就敢说?!
而从童贯这段逻辑不通的狗屁回复中,赵光义可以清晰地得到一个答案:大宋,并没有什么制胜之法,制敌之策。
哈哈哈……结果,大宋就和金国一起出兵了……
这以大宋目前的军事实力,以大宋这样的见鬼的主帅,以辽国正处在生死关头很可能会拼死战斗的情况,以……大宋,怕不是真的可能会连一个衰弱残败的辽国都打不过……
而到了那个时候,在旁边观望,并且自己能够获得胜利的金国,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赵光义完全不用去想。
他也不愿意去想。
哦,大宋还和辽国有些联系,还走漏了风声,被金国知道了……完蛋。
【发动进攻后,种师道所部先是不战而还——据说是因为童贯的一个爱将主动挑衅,最终导致战败,不得不暂且退兵;随后,这一路军又先后在兰甸沟和白沟两地被辽军击败;另一路军同样战败,并且撤军,且在撤军的途中还被辽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最终,这一次进攻,宋军大败而归。】
【而宋徽宗在收到消息后,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从无比乐观得到速胜论,变成了畏惧不已的失败论。】
【于是,他急召大军还师,不再对辽进行作战,同时把联盟的事情扔在了脑后。】
【但这一次战败,并不是宋朝在宋金结盟之后进攻辽朝的唯一一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