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郡主府。
眼看是赵生来这第三个年头。
目前唯一让他感到心安的事情,就是拥有了自己的武装,还有可进可退的势力范围。
李来喜和那兰家完成酒水的采买后,同时也招揽了其它部族的觊觎。
定州其实属于物资匮乏的地区,常年征战,山上的树都显得荒芜。
要不是有煤矿这些资源,这里基本上没有良性的发展。
远离京师,赵生这小日子过得让他颓废。
下面还能干点啥呢?
赵勇生这一天过来,手里拿着请柬。
“定州文坛近来凋敝,栾城也是三苏故里,有人士子提出在栾城搞一个新年元宵诗会。”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看来苏家的文人挺厉害的啊!
为什么在这搞诗会,需要通知我这个驸马?我没有文采的啊!
赵生内心呐喊,难道穿越者都要拼文采的吗?
“公子,士子们说,我们驸马府是最有钱的大户,需要在诗会上打赏点东西。”
看着久久没有答话的赵生,赵勇生提醒道。
“不过……这件事不应该直接找我们府上的管家,怎么是你将请柬递过来?”
忽然觉得不对,但又说不好,赵生瞪着赵勇生问道。
这不是郡主府他们搭不上,将请柬送到工坊,转送过来的吗?
“古人这时候都学会拉赞助了?”赵生内心抓狂,好佩服古人的智慧。
“他们是要打赏钱还是财物?”
“都可,一般是指酒水、吃食的较多,谈钱就俗气了。”
“假清高,有钱啥事办不了?”
赵生现在还真的不为钱犯愁,只是一时也不知道送什么东西过去。
“我们有果酒、军酒还有小食品和甜点,这都是这些学子爱吃的……”
“我是不是还要给她们一个奶瓶挂着?”
“奶,奶瓶是什么?”
赵勇生一脸发懵地看着赵生,两个字拆开他都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了呢?
《每日邮报》的概念忽然在脑海里闪现。
其实华夏很早就有报纸,汉代(公元前 206~公元 220)就有各郡国在京都设邸,传钞诏令奏章、宫廷消息、政治新闻。
唐代出现“朝报”的名称。
此种官报后来以“邸报”名称继续存在于宋、元、明、清各朝,1911年辛亥革命后成为《政府公报》。
“你说要是将这些文人的诗词和盛况,写在一张纸上,会不会有奇效?”
赵生将自己的想法问向赵勇生。
“公子,这个大概可以吧,不过,誊抄这些废纸还废人,出力未必讨好。”
“我不打算誊抄,而是印刷……”
“印刷……?”
“是,索性我们来一个快速晨报。”
赵生打算将日报改写晨报,一天一份。
“公子什么叫晨报?”
赵勇生显然是没遇见过晨报,于是好奇地问道。
“有点类似每天的邸报,一天一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