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纲听完恍然大悟的同时,也钦佩的五体投地。这才是为大将的风度。
这才是谋划全局的能力。
韩悦揉了揉脑袋,这种稍微大一点的战略,他听起来不甚了了。
…………
涪陵关,是蜀中雄关,紧锁出入蜀地的咽喉。
自从南越国得到此地之后,大都督秋睿就坐镇于此。
此时他正在接见攀州知府的公子。
“大都督,那霍仲与顾道不和,已经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正是您出兵的好机会,家父和所有攀州世家原为内应。”
攀州知府的公子跪在地上大声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睿五十多岁的,身穿淡金环甲。一脸深沉不怒自威。
“可有我儿秋岳的消息?”秋睿沉声开口。
“回大都督,秋公子被顾道所欺,不小心被抓,应该在他手中。我等手中无兵无法救援,请大都督谅解。”
攀州知府公子说道。
“你下去吧,此事我会考虑。”秋睿挥挥手,有甲士带着他出去了。
知府的公子走后,从屏风后面走出一人,一脸清癯冷峻面目冷清。
正是他身边的谋士,柳嵩山。也是他进兵蜀中的时候就跟在他身边的。
出身江南书坊,也负责提供暗谍的情报。
自从梅子苏在大乾出事,再也没回来。大乾的情报就很缺失。
好在柳嵩山一直经营蜀中的情报,这次来也是特意辅助他的。
“柳先生,可有办法把犬子救出来?”秋睿说道。
“顾道拿着秋公子,无非是当个挡箭牌。只要都督不去进攻他,就不会有问题。”
柳嵩山说道。
“那先生认为攀州,我们是打还是不打?”秋睿一皱眉问道。
“当然要打,还要大打。不但要打攀州,还要打得蜀中大乱。”柳嵩山说道。
“先生,我们兵力不足,真要大打。司马无兑扑过来,我们可抵挡不住。”
秋睿说道。
柳嵩山不在意轻笑,摇着手中的团扇,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大都督,虽然这一杖在蜀中,作用却在大乾的京城。”
“只要蜀中一乱,大乾皇帝担心战争全面爆发,必然要稳定朝堂。”
“想要朝堂稳定,就必须答应大乾国的世家推行《氏族志》。否则就是蜀中和朝堂一起乱。进而天下大乱。”
“而司马无兑早就成了大乾世家的人,所以世家不发话,他不会打我们,甚至会放纵我们。”
柳嵩山这一番全面分析,让秋睿一下子对局势通透起来。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柳先生的意思是,我们这一次打个虚张声势就行了?如果只是这样,现有的兵力勉强还是能做到的。”
秋睿摩拳擦掌的说道。
柳嵩山却摇头说道。
“不,大都督,我们的兵力很充足。”
秋睿眉头一皱,沉思了一会儿,也没想到哪里有兵力。
“柳先生是说国内的平叛结束了?”秋睿想到最后一个可能。
这一场盐丁叛乱,波及太广了。
本来南越国并没有太在意,以前也是没有过老百姓早饭。
结果这次盐丁造反,竟然喊出了‘杀门阀、均田地’的口号。
一呼百应,一下子就啸聚几十万人。攻城略地,所过之处门阀世家鸡犬不留。
这个口号太吓人了,而且全国各地都有响应,门阀世吓得瑟瑟发抖。
抽调了全国的军队回去镇压。
“平叛恐怕一时半会结束不了,没有这场叛乱,蜀中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了。”柳嵩山感叹着说道。
其实他想说叛乱的好,杀的好。杀光了门阀,南越就得救了。
但是秋睿也是门阀,他不能露出这种表情。
秋睿彻底蒙了。
“那本都督就不明白,这兵力从何而来啊?”
柳嵩山自信地一笑。
“顾道,可抵十万雄兵!”
秋睿觉得柳嵩山疯了,那顾道是大乾国的驸马都尉,他顶十万兵,那也不是南越的兵啊。
“大都督,你日理万机,没注意到一条情报,那就是顾道的所作所为。”
柳嵩山看出大帅的疑惑,赶紧说道。
“柳先生,不要吊本都督的胃口了,快说,这顾道跟十万兵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