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之所以会造成这个局面是乾元帝太过偏心施绾绾。
在他和施绾绾交手的这几个回合里,施绾绾还有谢玄知帮忙。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岂能不败?
他如今失去了心爱的女子,被乾元帝厌弃,被朝中大臣轻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施绾绾造成的。
赵仲泽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于是他理好思绪,跪在御书房前大声喊道:“父皇,儿臣知错了!”
施绾绾此时正在和御医商量为乾元帝医治的事,乾元帝这种情况,不算危险,要治却颇为麻烦。
她听到外面赵仲泽的声音,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
这狗玩意还不算太蠢,还知道过来请罪。
他如今顶着太子的身份,就算是施绾绾也不好对他动手。
就是不知道在经历了这件事情后,乾元帝能不能下定决心废太子。
谢玄知嫌赵仲泽太吵,便走到他的身前站定。
赵仲泽下意识抬眸朝谢玄知看去,眼前的男子墨衣金冠,身材挺拔高大,如一座高山一般。
他觉得他就算是拼尽全力,可能都不能撼动谢玄知分毫。
高山临于面前,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赵仲泽下意识想要跪得更低一些,想把头埋下去。
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谢玄知淡淡地看着他,缓缓地道:“之前陛下曾与本王说过一句话,本王今日也说给太子听。”
赵仲泽没有答话,谢玄知也不需要他答话,接着道:“陛下说太子虽然时常犯错,但是认错态度却极好。”
“可是他是太子,太子是一国储君,日后是一国之君。”
“一国之君若是一再犯错,那必定是天下动荡,社稷不安。”
“所以纵然太子犯错后认错的态度再好,那也是真的犯了错。”
这话听得赵仲泽心惊肉跳,伏在地上冲着御书房道:“父皇,儿臣以后都听您的,再也不擅作主张!”
谢玄知看着这样的赵仲泽十分失望。
自谢玄知回到大唐的京都后,就时常进宫,也时常能见到赵仲泽。
像他这样的人,看人的眼光极准,他第一次见到赵仲泽的时候,就觉得赵仲泽挑不起大唐国君的重任。
这是一个目光短浅、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狠毒残暴的人。
大唐的江山若是交到这么一个人的手里,大唐便完了。
只是赵仲泽顶着一国太子的身份,哪怕是谢玄知,都不能在任何人的面前透露出他对赵仲泽的看法。
直到赵仲泽对施绾绾出手,谢玄知便觉得这个太子可以废了。
废一国太子是大事,更不要说乾元帝对这个嫡出的儿子寄予厚望,废太子这种话谢玄知是一个字都不能在乾元帝的面前提。
他只是用了一些手段提醒乾元帝,赵仲泽有多么不堪,有多么无耻,有多么蠢。
这些手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乾元帝发现了赵仲泽难堪大用,更不能做大唐的皇帝。
可是乾元帝知道归知道,却一直狠不下心来,对赵仲泽始终存有几分幻想。
这让谢玄知对乾元帝有些失望,他却也能知晓乾元帝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不过是其他几位皇子庸碌愚蠢,连赵仲泽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