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又向宋应星讲了“王氏度”的计量原理。再次让宋应星等人觉得王昊学究天人,深不可测。
为此,王昊还从暴龙号上找了一根体温计给宋应星看。当然,也仅仅是体温计。
至于工业用的几千“王氏度”的测温仪,还是没有的,只能凭工匠们的经验去判断。
……
接下来,就是亲自指导他们冶炼钨。
钨的熔点高达3400℃!
而钢铁的熔点只有1538℃。
可以说在明朝,没有什么冶炼炉可以将钨彻底熔化。唯一能熔化钨的,只有暴龙号船上的一个来自后世的坩埚,
那种坩埚,是后世所有军舰和大型船只的标配,主要用于修理涡轮、螺旋桨等特殊部件。
其最高温度可达4000℃,但是必须使用乙炔加热。王昊现在乙炔所剩不多,当然不会傻到将乙炔用在矿物的冶炼上。
怎么办呢?
其实没那么难。
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熔点并不是冶炼温度。钢铁的熔点是1538℃,冶炼温度却只需要1200℃。钨的熔点是3400℃,冶炼温度只需要1600℃。
(备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热分解炭还原法”。实际上,在十八世纪时,欧洲化学家就是用炭还原法冶炼出了钨金属。)
1600℃这个条件并不是很高。
明朝的坩埚已经可以达到这个温度。
而对于冶炼钨来说,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选矿……要将1%的钨从99%的杂质里选出来,才是最艰难的事情。
王昊亲自动手,综合采用了粉碎、研磨、重力分选、磁选、浮选、浸出等方法,最后再用高温炭还原法。
在经过了二十多天的反复试验,才终于制成了大约半斤钨金属。
然后,再与钢铁在坩埚里熔炼,再锻打,最后得到了一把……三棱军刺。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三棱军刺。) ……
试了一下,够硬够锋利。
也许比后世的那种三棱军刺要差一些,但是,在这个时代,其性能绝对是比其它所有的冷兵器都坚硬和锋利。
不过,王昊并不打算现在推广。
实在是钨的冶炼太坑爹了。
艰难的冶炼过程,以及极低的冶炼产量,并不适合大规模去生产钨金属,只能小批量生产,以用来制造某些特残殊的机器结构件。
……
相比之下,炼钨还不如炼锰。
锰的熔点是1224℃,如果采用炭还原法,冶炼温度只要1000℃左右就可以了。
而且,锰矿石中锰的品相通常在20~30%左右,远高于品相仅1%左右的钨矿石。
于是,王昊又让人在送来的矿石堆中找了些锰矿石和钨矿石,给一些朝鲜本地人看,问他们那里有这种类型的矿石。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一,锰矿石。) (附录图片二,钨矿石。) ……
一问之下,几乎所有人都见过这种石头。
(备注:在农村,没见过这种石头的,都是哼哼。)
这种石头实际上也是随处可见的,但是,随处可见并不等于就有开采价值。
最后,通过调查,在朝鲜西海岸的几处地方,找到了有开采价值的锰矿;而在平安道的几个村子附近的山上,则找到了几个有开采价值的钨矿。
这些矿山,都不是那种储量几万吨或几亿吨的矿山,在后世正规的储量分布图上是排不上号的。
但是,供给北方军用来炼锰和炼钨,却是足够了。从此也就不需要大老远地跑去江西运矿石了。
有了这些钨矿和锰矿。
大型蒸汽机的生产也就具备了条件。此前,王徵等人已经铸造了二十多台第四代蒸汽机,现在只要将其中的重要结构件换成锰钢的就可以了。
王昊一边安排宋应星等人加紧冶炼锰矿,一边又安排王徵等人抓紧时间制造锰钢结构件,并尽快将那20多台第四代蒸汽机安装到广船上去。
……
除此之外,就是北方军的造船业。
北方军的造船厂,几乎全部都建在长岛。
长岛离登州(蓬莱)只有7公里,面积也够大,有54平方公里。当然,最重要是长岛附近的海面在冬天不结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