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知青,明年咱们能不能建更多的鱼塘?”有个神色惴惴的女人探过头,轻声问了一句。
姜颜认识她,她叫耿小妹,她男人叫李二壮,和副队长李长胜家还沾着点亲戚关系。
入冬的时候李二壮跟着李长胜一起在鱼塘干活,是个很卖力气,话不多的汉子。
建鱼塘的时候,村里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项目,钱还是和姜颜借的,万一赔了,全村人拿啥还,家里本来就没几个钱,再背了债,日子可就真的没办法过下去了。
很多人都在观望,甚至压根就是悲观的看待这件事情。
鲍志国有言在先,去鱼塘干活是有工分的,而且工分比下地干活给的高。不去干活的人呢,对不起,啥也没有。
当时李二壮去鱼塘,完全是看在李长胜的面子上,想着反正冬天没啥事,哪怕鱼塘不挣钱,年底给他两条鱼,这一冬天的力气就算没白干。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啊,这鱼塘不大,居然卖了四千多斤的鱼,除去要还姜颜的钱,每个人分到手里的钱足足有几十块。
这是他干了三个月赚到的钱,比一年到头种地也没差多少。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鱼不愁销路啊,镇上的领导也不知道从哪儿找的门路,直接把鱼塘里的鱼都买走了,一点劲儿没费。
耿小妹看到家里多了这么多收入,可是激动坏了,她生怕明年不养鱼了,失去这份收入,更希望多建一些鱼塘,这样能赚的更多一些,所以特别关心这个问题,干脆先问一问姜颜。
毕竟这都是托了小姜知青的福,有她给的准话,耿小妹觉得就像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比大队长说话还能让她踏实。
“这个还要看领导班子的意见,还要看社员们的意见。”姜颜笑笑道:“到时候大队长会开会说这个事情吧!”
“那肯定的。”
“村里人都等着呢!”没吃上这口热汤的人家,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忙活三个月就有几十块钱,他们说啥也不能在家里躺着,干看热闹。
大伙说说笑笑,牛车很快就进了村。
车上的人都陆续下车,每个人临走的时候都要和姜颜打声招呼,让她有空到家里坐坐。
有些人,她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妹子,你是先回家看看,还是先到我家坐会儿?”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始,鲍胜利就一口一个妹子的叫上了,叫得还挺顺口的。
“我先回家吧!”
“那行,你晚上到家里吃饭啊。”
“我就不过去了吧,坐了几天火车,我想歇歇。”主要是不想麻烦别人。
鲍胜利却道:“别呀,我爸还想和你唠唠鱼塘的事呢,你晚上来家里吃饭,就这么说定了啊。哦,对了,那煤都给你放棚子里了,我师傅开车亲自送过来的,还多给了半吨。”
这半吨煤是怎么来的,姜颜心里有数了。
“谢谢啊,鲍大哥。”
“谢啥啊,都是你自己本事。”
姜颜和鲍胜利,老罗头告别,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屋里凉飕飕的,小白跑出来围着她欢快地转圈圈,分开这么长时间,狗子还记得她。
嗯……
大概是想念她空间里的水和狗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