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碧娜诗就登基称王,是北洲国的第二世王,也是北洲国的第一代女王。
或许是经历了家庭的惨变,或许是因为贝利这样的变态哥哥,碧娜诗的性格突然大变。
刚刚登基称王,就以雷霆手腕将一众反对者全部剪除,只留下对她拥护和忠诚的。
当然,拥护她的人未必忠诚,但碧娜诗不给他们军权,他们也就闹不出什么风浪来。
威尔逊王的葬礼,自然是异常隆重。
对于贝利,碧娜诗终究还是放弃了仇恨,将贝利和拉齐法都葬在了威尔逊王的王陵两侧。
成为了北洲国的女王,执掌了北洲国的大权,碧娜诗就开始认真考虑当下的情况了。
经历了查尔干山谷之战,以及北洲国王权更替的事情之后,北洲军的士气不太高。
碧娜诗为了提升北洲军的士气,下令将军饷提高三分之一,同时,将北洲国百姓的赋税降了十分之一。
这个王令下达之后,不管是北洲军,还是北洲国的百姓,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北洲国的整体风气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
其实,北洲国有的是钱。
因为威尔逊王以前在北洲国施行的是压榨式,从北洲国百姓手中获得了丰厚的财富。
这些财富,一部分被运往西洲,但大部分都留在了北洲。
当然了,可以说从那个时候,威尔逊王就有了一定的野心。
北洲国的军队和百姓被安抚下来之后,那些朝廷官员也就闹不出什么事来了。
碧娜诗也将目光转向了北洲国之外,那个可怕的燕国。
只是,接触到了军事和政治之后,碧娜诗才发现,似乎北洲国被迫闭关自守了。
北洲国与大夏国的联络,被燕国的海军给截断了。
而且,根据余仲奎打探出来的消息,燕国已经跟大夏国和大辽国一起开战了。
这么一来,碧娜诗就着急了。
一旦燕国将大夏国和大辽国灭了,就会以三洲之力攻打北洲国,北洲国如何能挡得住?
于是,碧娜诗就将两个重臣,以及余仲奎一起喊来,商议对策。
跟威尔逊王不一样,碧娜诗觉得,商议北洲国的大事,不能只靠自家这么几个人。
毕竟,北洲国的事,是北洲人的事,应该集思广益才对。
当然了,威尔逊王死了,贝利死了,拉齐法死了,或许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参与议事的两个北洲国大臣,一个是左相,名叫普德诺夫,一个是右相,名叫卡德锡。
左相和右相,其实就是左首相和右首相,这是威尔逊王根据大鹰国的制度而略加变化而来。
其目的,就是避免首相的权力过于膨胀。
就像大鹰国的情况,伊莉莎女王没什么权力,大权反而落在了首相彭罗斯的手中。
在东洲,这种方法就属于帝王之术的范畴了,叫做平衡术。
威尔逊王虽然没有学习过帝王之术,但在对北洲实际的管理中,以及从大鹰国的情况下,竟然自行摸索出了平衡术的方法,可以说他也算是一方豪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