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一家没在首都过年,袁辉文自己过,热闹了好几年,一下又回到了最初,还有些不适应呢。
不过饭一吃,觉一睡,年也就过了。
他这么安慰自己。
栗蓉打完了家里的电话,没忘袁辉文呢,给他打了个电话说除夕快乐。
袁辉文跟栗蓉说了几句,想起来什么似地,问栗蓉:“你跟我那个学生见过没有?”
栗蓉知道他说的是市委,她摇了摇头。
袁辉文叹了口气,说栗蓉还是那个脾气,这事儿要是放在别人身上,指不定怎么上门打交情呢。
“等过几天,我和赵青松去拜访一下欧市委。”栗蓉说。
有句话栗蓉没说,像欧正德那样职位的人,过年不知道有多忙,估计没时间搭理栗蓉。
赵母他们刚回村那几天,村民们看着羡慕,但心里免不了把人往阴暗面想,怎么就回来了呢?
难道是跟老二媳妇儿不对付,被赶回来乡下?
就是嘛,栗知青那种性格,怎么可能一直养着两个老的?
村里的人不知道赵父赵母刚去首都就开始支愣水果店了,即便是现在已经关掉了,手里也有不少钱呢。
毕竟在四合院的开销几乎都不用他们出,钱都没地儿花。
村里人越传越离谱,有些人看到安安,心里的嘀咕便消了,觉得儿子都给带回来,应该也不是跟栗蓉处不好。
但有的人,还是觉得安安肯定是赵母拉着回来的,毕竟是老赵家的孙子......
不得不说,有些人就是那么固执,好像把人往坏处想,自己就能过得好一样!
赵母回了大江村,赵青柳年初二带着一大家子过来。
赵母去年就在首都见过荷花,两个小外孙,可是好久不见了,拉着可劲儿稀罕。
大江村也就自己儿女小辈了,赵母也不用去再去见谁,但过完年还是在村里呆了一段时间,准备等安安还有大牛上学了再一块儿回首都。
芙蓉的事情她也不用担心,回来前就安排好了。
钥匙给了管芙蓉的梅吉玉,做饭有芬姨。
也不是离不开赵母,只是没有她帮着手,芬姨一个人要更忙一点。
回到大江村,赵母也没闲着,跑外面跟柳婶他们聊天。
也是回来了,赵母才知道村里的变化有多大。
这两年也盖了不少新房,那些后生出去打工赚的钱,回来就盖房,还有些是跟着种梨的也盖了新房......
说到种梨,赵母出去都是听别人夸奖的,夸得她走路都想飘起来。
得亏别人说,不然赵母一直没注意赵青松在村里干得事情,虽然他去羊城了,但村里关于赵青松的说法都快把他供起来了。
当然,赵青松不在家,还有赵青杨呢。
赵青松种梨的方法可是毫不保留教给他的,赵青杨人实诚,村里谁家种的梨树有什么问题,他也会搭把手,去看看......
两个儿子在村里给老赵家可是挣足了面子。
不过还是有些人,见不得人好。
赵母在首都,不用干农活,人老的没那么快,皮肤甚至还白了些,还有经常跟城里人打交道,气质都变了些。
有些人也不管自家种不种梨,大过年说话夹枪带棒:“俺还以为你们过完年就回首都呢,现在都快十五了,是以后都留在村里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