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是哪户人家?娘您能不能帮我问问她想不想找份工作?”
“行,你等着,”赵母这会儿也没事,说,“我去给你问问。”
栗蓉又看了两个刚来找工作的裁缝,不过依然不行,打发人走了没多久,赵母回来了。
赵母身后跟着一个迈着小碎步的小老太,走路还挺利索的,栗蓉想起赵母说的裹小脚,下意识看了眼对方的脚。
穿的黑色小布鞋,是真的好小。
栗蓉给她倒了杯水,让人坐,笑了笑:“老太太身体好啊。”
“都好,”那老太眼不花耳不聋,接过水,有些无措看着赵母。
这老太看着挺紧张的,栗蓉柔和地笑:“怎么称呼您啊?您多大年纪啦?”
“我姓莫。她们都叫我莫婆婆。差两岁六十。”莫婆婆说完就又沉默下来,好像回完栗蓉的话,就不知道说什么。
五十八,照现在的平均年龄看,已经算得上高龄人群。
栗蓉有些担心对方连线都穿不过那个针眼,更别说绣花。
“听我娘说,您以前还是名绣庄的绣娘?”
莫婆婆脸色一动:“是的,新中国成立那会儿,我们绣庄顶有名儿,还有人让我教她们女儿绣花呢。”
“那您还能绣不?”
莫婆婆不答反问:“我给你绣花,你会去告我不?”
栗蓉愣了愣:“这个您放心,肯定不会,”
她看到莫婆婆松了口气的样子,心里猜测对方是被人害过,果然,不等她问,对方就说:
“哎呀,后面我们绣庄没啦,又搞了个什么政策,我们不能自己接私活儿,不过有人知道我手艺好,不少人找我,我没拿她们钱,就收点儿鸡蛋米面,后来有人举报,说我不干好事儿,跟人‘经商买卖’。”
莫婆婆揉了下眼睛:“后来,我就被抓去游街,回来我再也不敢接私活了。”
这是一个经受年代政策伤害的老人。
赵母在一旁听到莫婆婆的遭遇,心疼得眼都红了:“老姐妹,咱不想过去的事情咯。日子往前看哈。”
栗蓉抿嘴,安抚地笑笑:“这个您放心,咱们现在政策开放啦,别说接私活啦,您现在就是想再开一个绣庄,咱们国家也是大力支持的。”
“真的呀。”莫婆婆一顿,“我这把老骨头的,还开什么绣庄呀,听芳红说,你这儿要绣娘,问我肯不肯干,我来看看,您要是要我,我就干。”
莫婆婆五十八了,在外面连扫大街的都不要她。
如果栗蓉肯要她,她多少能挣点贴补家用。
“绣娘是要的,可您还能拿的动针不?”栗蓉笑了笑,“我没有冒犯您的意思。”
莫婆婆:“能绣,我现在绣给你看。有针不?”
她怕栗蓉因为她年纪大不要她,说话有些急。
栗蓉去拿了针线过来,还有一块边角棉布。
莫婆婆摸着边角布,有些心疼:“这布真好,有没有差劲儿点儿的布?多浪费呀。”
栗蓉原来做的私人定制,服装用料多数都是较好的,次的几乎没有。
她笑了笑:“这就是差劲儿的啦?反正都是不要的边角布,您随便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