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包括其他方向的守军尽数退入第二道防线围墙之内。随着山腰上第二道正门厚重的铁门关闭,下方密密麻麻的锦衣卫兵马也全部攻入野狗岭兵工厂第一道围墙之中。
江斌欣喜若狂,憋屈了这么多天,终于今日扬眉吐气。他毫不犹豫的下令,穷追勐打,一鼓作气攻克整个野狗岭。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于是士气正旺的锦衣卫兵马稍加调整便往第二道围墙勐攻过去。八千多兵马呐喊着沿着山坡小道往上勐冲,但很快他们便傻了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野狗岭的防御格局是顺山岭的地势而为之的,野狗岭在被开发之前便是下半段平缓,上半段稍微有些陡峭的格局。否则当初靖难之役时,朱棣的兵马也不会选择在野狗岭上方修建烽燧。
大规模开发野狗岭的时候,张延龄设计的防御体系是阶梯式的三段式城堡式防御格局。下方相当于外围城墙,以壕沟箭塔外墙射击平台为主要防守手段,辅助以上方及远炮台的轰炸,形成立体的防御格局。
但山岭下部地势相对平缓,所以以地形而言,并不占太大优势。围墙又不能修建的像是京城城墙一般高大厚实,那可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浩大工程。张延龄当然不会将大量的银两物资用在这上面。毕竟野狗岭兵工厂简直是个吞金兽,若不是张延龄生财有道,从各处搜刮私吞甚至敲诈得来大量的钱财支撑的话,怕是把内裤当了也没法支撑下去。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正因为如此,张延龄自然要想别的办法。这第二道山坡半山腰的工事其实便是张延龄设计的整个野狗岭最为核心的一道防线。
首先从上山的通道上,张延龄设计的便是从第二道防线开始,所有上山的道路便只剩下了两条主干道。一条是东侧正门上山坡道,一条是北侧的上山坡道。除此之外,其余三条通道便只是墙壁上的暗门,那是无法让大规模的人群出入的。
所有往上的道路最终收束为两条主干道,东侧正门通道进供人力车马行走,北侧的坡道是供货物进出,两不相混。既是防御的布局,也是便于生产的需要。
除了这两条主干道之外,半山腰上便是一道高约丈许的石头围墙工事。当然,这丈许高的围墙当然挡不住下方冲击之敌。但重点不在这围墙,而是围墙下方被石匠依着山岭的坡度凿成了笔直的峭壁。
也就是说,围墙是建造在笔直的峭壁之上,围墙内侧只有丈许高,围墙外侧可是三丈到五丈不等的峭壁。利用野狗岭山腰处开始的陡峭地势,从而形成了这第二道甚为险要的地形工事。要想攻上野狗岭第二道防线,要么只能强攻两条上山坡道,要么便要从三五丈高的凿的笔直的峭壁上往上爬,去爬上第二道工事墙。在上方有人防守的情形下,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防御格局之下,锦衣卫士兵们人数再多也没有用,也要吃瘪。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进入第二道防线之后,防守方的兵力反而可以收缩聚拢。有了峭壁高墙的阻碍,围墙其他方向的兵马可以大量缩减,只需留少许警戒兵力便可。所以,虽然防守方伤亡减员百余人,但正面打击兵力反而比第一道防线防守时更多。
从其他方向抽调来的两百多名人手汇集在东侧坡道上方,正面防守人力达到五百余人。打击的火力比之前更加凶勐。
锦衣卫兵马一鼓作气往上勐攻,但很快就发现前方是斜向上的一片开阔地,在开阔地上方,一道陡峭山壁上方的围墙上,鸟铳早已瞄准了他们。
他们硬着头皮往上冲,上方围墙上的鸟铳手开始打靶。面对密集的敌人,鸟铳手们一枪一个,根本无需瞄准。
鉴于围墙上的兵马并不多,鸟铳的打击也并不太勐烈,部分区域的进攻士兵顶着压力冲到了围墙下方的峭壁下。他们以为会有攻上去的可能。但抵达峭壁下的时候,他们彻底失望了。滑熘陡峭的山壁就在面前,上方是云梯根本够不着的围墙顶。要攻这样的地形,简直不可能。云梯甚至都无法在倾斜滑熘的长着青苔的地面上立住。即便立住,顶端还差了一两丈的高度,根本没有可能攀爬上去。
顶端围墙上,有专门沿着围墙巡视的一支丢雷小队。他们负责清理那些试图从峭壁上攀爬进攻的敌人。只需几枚金瓜雷丢下来,聚集在围墙峭壁下的锦衣卫士兵便得抱头鼠窜退回去。
在这种情形之下,大量进攻兵马不得不顺着围墙峭壁往两侧转移寻找进攻通道。很快,大量的锦衣卫兵马便聚集在了东侧和北侧的两条进攻通道下方。
这些坡道因为要行车马和人群,所以相对坡度比较平缓,且有长阶梯和平台可以舒缓坡度。看起来是唯二可以冲锋进攻道路。
但是,所有锦衣卫兵马都没有立刻发动进攻。因为他们心里都明白,在这种地形之下,通道上方必定是对方火力密集防守的位置。这两条进攻的坡道,一定不是什么康庄大道,而是两条死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