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岘港,再次进入茫茫大海。船队开始了漫漫征程。
大明护国公张延龄的脸上神情也随着船队的深入南海而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总体而言,张延龄是个风趣幽默且随和之人。有山崩于前不动于色的定力。你很少能从他的神情上看到慌张和焦虑。但是,无敌舰队众将领却逐渐感受到了国公爷神情的压抑,以及内心的焦灼。
这一切也在船队离开岘港之后数日,张延龄下达的命令中得以体现。
离开岘港后数日,张延龄便下达了一连串的军令。要求所有的战船保持战备状态,所有的将士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白日警戒登高望远,警戒了望的士兵也配备了极为珍贵的最高级的千里镜。天气晴好时可在桅杆上观察方圆三十多里的海面上的动静。
夜晚从天黑之后,一律进行灯火管制。绝不准有任何人违背纪律,暴露船队踪迹。
一名亲卫因为夜里起来小解点了火折子,恰好被张延龄看到。当即甩了他十鞭子,打的皮开肉绽。这还是看在那亲卫平日勤勉尽力的份上。
张延龄自己脸上的笑容也逐渐稀少。数日盯着船厅的海图,拿着罗盘计算航行方位和距离。给人一种如临大敌之感。
这种种措施和张延龄的情绪显然也影响到了舰队上下官兵。整个舰队陷入了一种沉默和紧张之中。
张延龄倒不是故意如此,他是真的颇为紧张。之前他便说过,对于和佛郎机人的海上作战,他并无绝对胜算。那说的也是大实话。
之前的战斗虽然顺利,但是那是小股佛郎机战船。从战船和火器上,己方都是碾压对手。其实算不得真正的考验。而真正的考验其实是在接下来的大战。
占城岘港一战之后,张延龄明白,消息肯定已经送出去了。位于满剌加的佛郎机国东方舰队定然已经得到了消息。之前所计划的各个击破,最终决战的策略显然已经破产。
一旦消息送达东方舰队佛郎机国指挥官手中,那么对方必然已经开始组织战船,准备迎战了。
对方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舰队北上,前来复仇决战。一种是在满剌加海峡守株待兔,以逸待劳,等着自己的船队送上门去。
张延龄之所以命兵士们做好迎战准备,加强周围海面的了望,晚上严格管制灯火,便是为了早一步发现对方船队的踪迹,能够迅速应战。还有,便是要保持踪迹的隐匿。
但显然,航行七八日,已经深入南海南部,距离满剌加也不过十余日的海程。对方却无一艘战船出现。那只能说明佛郎机人选择了在满剌加等着自己。
对方显然明白自己的意图的。这不是一般的出海,这是一场决战。大明舰队出海的目的不是巡游,而是要争夺海权,争夺商道。满剌加海峡通道,是一条黄金海峡通道,大明舰队若想有所作为,便一定会来这里。根本无需去找他们。
也正因为对方有如此的定力,张延龄也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就好像高手过招,还没开打,其实双方便已经从各个层面进行博弈和斗法。其实战斗已经开始,双方已经开始了较量。
张延龄经过数日的思考,决定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其实到目前为止,张延龄对于佛郎机人的东方舰队的实力还并不清楚。只知道他们横扫了海外番国,建立了多处港口据点和殖民地。具体拥有船只多少,火器威力如何其实一无所知。
用之前的战斗去推测对方的真实实力,去想当然的认为对方的蜈蚣船的战斗力不过尔尔。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况且对方到底拥有多少艘战舰,这至关重要。
自己的七艘铁甲战舰虽然强大,张延龄也自信自己的战舰是当世最为强大的战舰。但是,毕竟只有七艘铁甲战船。而且自己对海战并不熟悉。如果对方战船数量众多,数量达到数十艘甚至上百艘。即便战力和之前的蜈蚣船相当,那自己的船队贸然冲到海峡之中,也是自寻死路。
猛虎还怕群狼。
再者,海峡的状况如何。风浪,地形,位置,港口,等等因素,张延龄一无所知。就好像要和敌人决战时,对战场的地形一无所知。两眼一抹黑的往前冲,不管不顾。那可是大忌。
张延龄当然不是那种莽撞人。他深知这次战斗的重要性。一旦失败,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便轰然破碎。而且,自己也再无重来一次的机会。
况且这不仅干系的是自己的谋划,干系的也是大明的国祚命脉,干系的是后世的荣辱兴衰。这场海战如果输了,那么佛郎机人一定会乘机北上,前往大明海疆,进行攻击。逼迫朝廷割让岛屿地盘供他们殖民。也会控制住大明的海贸命脉。
那么,屈辱会提前到来。那自己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引火烧身,成了历史的罪人。
张延龄正因为想到这种种的情形,才表现的格外的慎重和紧张。这件事由不得他草率,他其实并没有草率任性的本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