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认为,只要朕大事不亏,只要不负大明社稷,这些小节又算得了什么?说白了,这帮家伙便是想要控制朕。走了刘健李东阳,后面还会有人跳出来。朕知道他们在等机会。所以朕绝不能给他们机会。他们越是想要左右朕,朕就越要让他们难受。他们不许朕玩乐,朕便建豹房,建水上楼阁,在宫里开市井,逛窑子。他们要正勤政,朕偏偏连朝会都很少召开。他们说什么,朕便偏偏不照着做。朕要他们彻底明白,朕绝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朕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休想让朕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事。休想!”
朱厚照摆着手大声说话,脸上涨得通红,情绪颇为激动。
张延龄静静的看着朱厚照,看得出来,之前刘健谢迁等人策动的那次大弹劾的事情,在朱厚照心目中确实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到如今他也没有摆脱那次的阴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也难怪。那件事的影响其实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除。民间乃至外廷之中,为刘健和谢迁等人喊冤叫屈的人不在少处。对朱厚照的非议之声一直不绝。在许多人眼里,朱厚照处置了忠臣,保护了奸佞,便是不折不扣的昏君了。而且是个嬉戏无行,胡作非为的昏君。
而朱厚照显然是知道这些舆论的,但这反而恰恰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反而变本加厉的这么干。所以才会有些行为变得越来越过分。甚至有些偏激了。
“朕有些失态了。但是朕确实心里憋得慌。这些话也无人可诉,今日跟舅舅说出来,朕心里好受多了。朕身边可信任依靠的人不多。舅舅是朕绝对信任的人,所以才能跟舅舅说出这些话来。你莫要怪朕跟你说这些。”朱厚照平复了一下情绪,沉声道。
“皇上,微臣无能,不能为皇上分忧。皇上心里竟然如此的苦闷,臣居然一无所知。”张延龄道。
“那怎怪得了你。朕心里的事情,你又怎会知道?舅舅,朕跟你说这些,可不是单纯的发泄情绪。这次安化王叛乱之事,让朕心中警醒。朕的江山并不稳固,朕不能不小心。朕心里也很是恼怒,很是生气。你知道么?乱起之后,外边又有许多人说朕的坏话,把之前的事情全部都翻了出来。有人居然上折子要朕将刘健谢迁请回来,教训朕不要倒行逆施,失了民心。说朕应该勇于纠正错误,否则失了民心,恐怕大明要乱。说除了安化王,还有别人要造反。你说,这些人该不该死?简直该死。安化王叛乱,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朕的错。朕如何不生气?”
“舅舅,朕身边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并不多。朕可以直言不讳的说,舅舅算一个,另外一个便是刘瑾了。刘瑾对朕忠心耿耿,事事为朕着想,朕自然是信任他的。舅舅为朕尽心尽力,数次救朕于危急之时。朕需要的时候,舅舅总是在朕身边的,所以朕自然也是完全信任舅舅的。”
“朕知道你和刘瑾之间有些矛盾。刘瑾这厮有时候仗着朕的恩宠言行有些过火,朕是知道的。但是在朕面前,朕不许他说舅舅半句挑拨的话。朕不希望你们两个闹起来,舅舅明白么?朕希望你们和睦些。因为朕最仰仗的便是你们两人,朕需要你们替朕好好的做事。这样朕便有了帮手,便心里有底了。有你们两个在朕身边,他们想控制朕便是绝无可能的。”
张延龄皱着眉头,心中有些疑惑。皇上跟自己交心的目的难道是为了给刘瑾开脱?
“现在朝野上下对刘瑾很不友善,因为刘瑾的清屯退田之策,以及征收庄园地税的政策得罪了不少人。许多人都巴不得他死。可是你是朕的舅舅,是真最信任的人,所以你不能跟着掺和此事。”
“父皇将江山交到朕手里的时候,财税亏空便已经很是严重了。朕知道这件事很严重。朕必须解决此事。朕在大事上不能糊涂,所以刘瑾要做的事情,朕是支持的。倘若不下决心的话,朝廷财税亏空严重,无钱无粮,那我大明社稷便真的要陷入危险的局面了。这件事朕也是考虑再三。刘瑾替朕得罪了许多人,其实是替朕往前冲,做这件得罪人的事情,朕不能不护着他。”
“所以今日朝上你和杨廷和指控刘瑾的那件事,不管是真是假。朕都希望到此为止。否则,借由此事会有许多人要借题发挥。然则这会影响刘瑾提出的清退土地,征收钱税之策,他们会由人及事,毁了这件大事。朕跟舅舅说这么多,便是想请舅舅帮我,助朕完成这件大事。此事若是成功,朝廷的财税情况好转了,社稷自然安稳。舅舅肯帮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