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道:“咱家昨晚想到半夜,觉得有些事要跟侯爷商量商量才好。咱们能否换个口径,说此次遭遇鞑子,是皇上发现敌情主动吸引鞑子,然后在独石城同鞑子大战。在皇上的运筹帷幄之下,挫败了鞑子东西两路侵占宣府镇的阴谋。正是因为坚守独石城数日,才阻挡了鞑靼小王子率大军南下朝宣府镇大军后路的阴谋,迫使西路鞑子大军撤兵。这样,皇上此次巡边行动便是适逢其会,理由正当。皇上在天下人的心中也是英明神武的形象,对皇上的声誉大大提高。侯爷,你觉得咱家这么考虑对不对?”
张延龄表情惊愕,差点笑出声来。他不得不佩服刘瑾的脑瓜子,居然能想出这种言辞来。他也不得不承认,刘瑾确实有他的一套,绝不是个蠢材。他的这番话,表面听起来是为了维护皇上的形象,将皇上塑造为英明神武的形象,是忠诚的为皇上着想的举动。但是,张延龄起码从他这番话里听到了另外两个目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瑾清楚的明白此次巡边捅了这么大的篓子之后的后果。他知道回到京城必有一番暴风骤雨等着他。之前皇上提出出巡的时候,便有人将刘瑾比作奸贼王振,拿土木堡之变来类比。现在遭遇鞑子之后,差点让皇上被鞑子擒获,回到京城后外庭包括内廷王岳等人更是不会饶了他。
因此,粉饰巡边的正当性,强行将此次巡边粉饰成一次成功的和鞑子英勇作战,挫败鞑子入侵阴谋的一次主动出击,便可让此次巡边成为一次英勇正当的壮举。
将功劳归于皇上,说成是皇上主动要求率军往独石城和鞑子作战,便等于说,这一切既是正当的举动。赋予了此次巡边的正当性和重大意义,则巡边不但不是一次鲁莽的举动,而是一次**远瞩运筹帷幄的行动了。
然则,他刘瑾便撇清了这次怂恿皇上巡边的罪责。
第二个目的显而易见,这次独石城被困成功突围,护驾成功的大功劳他刘瑾可半点沾不上边。不但如此,还因为刘瑾等人的失误差点万劫不复。
刘瑾自然不能容忍在皇上心目中地位的削弱。虽然朱厚照并没有责怪他,但是显然是对他的表现不满意的。如何能够弥补和扭转在皇上心目中的印象,这对极为了解朱厚照的脾性的刘瑾而言并不是一件难事。
将整件事的功劳归功于朱厚照的英明神武,将整件事赋予更重大的意义,不但有利于满足朱厚照希望成为一个英明圣君武德充沛的皇帝形象的心理,更会堵住朝臣的嘴巴,让他们闭嘴。朱厚照一定是欣然接受的,因为这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这样既极大的讨好了朱厚照,又能将这场大功劳从自己的身上夺走。这样,自己便不能从中获得巨大利益,成为威胁他在皇上心目中地位的对手了。
逢迎皇上的心理,打击威胁自己的争宠对象,这便是第二个隐藏的目的。
所以,刘瑾来跟自己商量的这件事看似只是为了维护皇上的形象,为皇上在天下臣民心目中的印象着想。但其实却是一石三鸟之计,高明之极。
刘瑾紧张的看着张延龄,生恐张延龄咂摸出他另外的意图。但其实,他知道张延龄是不好糊弄的,他其实也是想试探张延龄是否肯为自己做出让步,是否在经历了此次之事后将不受自己的控制。
“刘公公,这个建议很好。我同意。”张延龄微笑开口道。
刘瑾脸上露出了笑容,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多谢侯爷,侯爷能如此大度,咱家心里很是感激。只是有些委屈侯爷了。此次侯爷的功劳人所共睹,皇上和咱家以及其他人都是心知肚明的。相信皇上也不会亏待侯爷,咱家也更加的感激侯爷。侯爷今后有什么吩咐,咱家也会全力帮忙的。”刘瑾恭敬的行礼,轻声说道。
张延龄呵呵笑道:“公公说这话便是见外了,一切都是为了皇上,也为了我们自己不是么?不过,这件事公公放出风去,我便不掺和了。免得人多口杂,反而露了破绽。”
刘瑾点头微笑道:“好,侯爷不用管,一切咱家安排便是。”
张延龄微笑道:“那我便告辞了,刘公公,咱们京城见。”
刘瑾拱手行礼道:“侯爷小心,咱们京城再见。”
次日上午,在派出斥候探查了独石城左近鞑子的动静之后,张延龄和朱麟率军开始泅渡独石河。河上的浮桥在巴图蒙克逃回之后已经被拆除,独石城左近也没有鞑子活动的痕迹。
时隔数日,重新回到这座大明边镇要塞之时,张延龄心情复杂。兵马从破损的南城门进城之时,惊起一片秃鹫,吓跑了一群野狼。
这座铁血要塞之地,此刻满目疮痍,处处废墟,遍地尸骸,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