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事了,生意上的事情由郭登科来看管照顾,鲁班教的事情也跟自己毫无关联,太爷爷才算是真正的了无牵挂过上的退休的生活,太爷爷便正式的开启了着书的计划。
此时太爷爷虽然已经识得了很多的字,然而会写字跟会着书其实是两码事,他便把郭登科幼年时期的私塾先生叫了过来,这个私塾先生姓吴,外面的人都称呼他为吴秀才吴学究。
这吴学究本身靠着教书日子也过的不错,然而新学兴起之后吴学究满口的之乎者也渐渐的被时代所抛弃,成为了一个落魄的老书生。
太爷爷便把他请进郭府,一开始是由他讲述,吴学究执笔,自然不是口述和记录,而是经吴学究的润色,那开篇的一句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便是吴学究听了太爷爷发横财的经历有感而写。通常都是吴学究写完一段时候再逐字逐句的讲述给太爷爷听进行修正,逐渐的太爷爷也掌握了一些写作的技巧,后来开始尝试独自执笔,故事写的倒也通顺,不过太爷爷所写的自然不如吴学究所写的那般流畅跌宕。
第二卷的时候我特意的强调说这第二卷的故事,虽然依旧是太爷爷和郭登科跟鲁班教的渊源故事,却并非是是在太爷爷笔记里记载的,而是我从其他的途径得到然后加以润色而发,这其他的途径,是另外一本笔记,这本笔记的作者是吴学究。
大家一听这个说法可能一下子会有点懵,其实梳理一下其中的关系十分简单,也就是说,太爷爷的笔记以毛师傅的死为收尾,并没有记载多余的事情,然而曾经跟太爷爷合作着书的吴学究,却以太爷爷为主角记录了毛师傅死后的这段故事,后来几经辗转,其中发生了很多的曲折,这本吴学究的笔记最终到了我家人的手里,算是我太爷爷笔记的后续。
按照吴家人的说法,太爷爷之所以没有记录接下来的这段故事,其一是因为后期太爷爷的身体已经非常的差,体力不足以支撑他继续动笔写下去,其二是太爷爷在毛师傅死后因为顾及整个家族的安危违心做了一些事情,比如说在金刚和风满楼之间做出抉择这件事,就违背了自己的做人准则人生信条,在那个时代,背信弃义是一种极其可耻的行为,太爷爷的笔记是要留给后人看的,他也是人,想在后辈面前留点面子,所以并没有记载下来,其三,是因为很多事情太爷爷不想去回忆。
所以在和吴学究合作的时候,太爷爷只是把接下来的故事讲述给了吴学究,并没有让吴学究记录下来的意思,可是吴学究这边觉得毛师傅死后的事情十分精彩,虽然不及一开始与那种精怪英雄斗法,但是胜在复杂多变跌宕起伏,而且这其中隐藏了非常重要的线索和秘密。便自作主张的把太爷爷口述给他的东西私自的记录了下来。
因此,同样的一段故事,我却分了两段来讲,因为这本质上来说是两本书两本笔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和我的家人从未怀疑过太爷爷笔记里记载的真实性,然而吴家的这本笔记,更偏向于太爷爷笔记的后传,尽管吴家人信誓旦旦的说吴学究所记载的是太爷爷口述的内容,然而这东西早已无从求证,谁能保证不是吴学究因为意犹未尽而续作?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亦假来假亦真。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此刻暂不多表,故事还得慢慢的道来,太爷爷开始着书的这段时间其实是非常太平的,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着书立说,至于外面那个中华建筑理事会怎么样了,鲁班教的执法堂有没有再次的建立起来了,风满楼到底有没有查清楚关于鬼手身上的真相了等等云云,太爷爷并没有去关心,当时的信息闭塞,如果太爷爷不去刻意的调查的话这些消息也很难传到他的耳朵里。
就这样大概过了有将近五六年的时间,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太爷爷正在秉烛写作,忽然院子里的狗开始狂吠不止,太爷爷打起灯走出了屋子前往院中查看,当他走到正屋走廊的时候,先是一道闪电划破了天际,而后一道惊雷在耳畔炸起。
借着那道闪电的光,太爷爷看到在自家的院中,竟然站着一个浑身浴血的血人,雨水冲刷在那个人的身上,血水混杂着雨水顺流而下,这样的场景无疑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最重要的是,一阵风吹过,吹灭了太爷爷手中拿着的油灯。
闪电光已过去,油灯灯光亦灭掉,四周陷入了一片黑暗当中,风声呼啸,雨声拍打,噪杂无比,想了一下院中还站着的那个血人,太爷爷心跳也是十分迅速,当时的世道其实并不比满清时候强多少,有些方面反而更加的乱,大半夜的出现在院中一个这样的人,太爷爷不怀疑他是鬼,因为郭家的阳宅经毛师傅之手层层布局,阴邪之物无法进院,太爷爷只当这是进门求财的江湖中人,便壮着胆子问道:“好汉家里哥几个啊?若是雨夜天里过路的,家里尚有吃食,来者是客,我当安排,吃饱喝足赠盘缠上路,权当江湖救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话并非是真的问人家里哥几个的意思,而是江湖中的黑话,意思是兄弟你是哪一行啊?若是趁着夜色打家劫舍的,不用动粗,我自然备下金银给你,按照江湖规矩办事,别伤及家人。为什么不好好说话要这么说呢?对上江湖人讲江湖话,意思告诉你我也是走过江湖的人,在道上也有朋友,做事别做太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