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立刻跪伏在地:“仁慈的陛下啊~请允许我们五年一贡~每次派遣使团不超过百人~”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抬手示意道:“帖木儿的使者乍然而来,咱虽然欣喜,但此事容后再议。”
他转向礼部尚书,语气威严:“这使者远道而来,且先带使者下去好生歇息,以尽我大明待客之道。”
使者闻言,立即右手抚胸行礼:“啊~睿智的大明皇帝~您的谨慎如同沙漠中的清泉~让人心生敬意~”
他那吟唱般的语调在殿内回荡:“您忠诚的仆人~将耐心等待您的召唤~”
礼部侍郎快步出列,躬身道:“臣遵旨。”
随即对异国使者做了个“请”的手势:“请随在下前往鸿胪寺歇息。”
待使者退出大殿后,朱元璋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他手指轻叩龙椅扶手,沉声道:“此事蹊跷。帖木儿帝国疆域辽阔,兵强马壮,怎会突然主动称臣?”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众臣,“诸位爱卿,都说说看法。”
兵部尚书率先出列:“陛下圣明。臣观这使者言辞浮夸,油嘴滑舌。所谓称臣纳贡,恐另有所图。”
陆知白并未多言。
这个事情他早就说过了,老朱自己会有判断。
朱元璋锐利的目光,扫过殿中两个剩下的自家使者,眉头微皱:
“当初出使时,咱记得是三个人?路途遥远,好让你们路上有个照应……”
张安闻言,伏地痛哭:“陛下明鉴!王大人他……不幸……”
他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李肃红着眼眶,上前一步:“回禀陛下,臣等途经哈密一带时,被当地部落所掳,盘桓数月。
王岩大人为掩护臣等逃脱,身中数箭......”
他的声音颤抖着:“我们虽侥幸脱身,他却因伤势过重……病逝在途中……”
张安低声说:“王大人临终前,叮嘱我们,一定要谨遵皇命,继续走下去,抵达帖木儿帝国……”
大殿内一片静默,落针可闻。
数名官员忍不住,用袖子抹了抹眼角。
朱元璋沉默不语,缓缓起身,走下丹墀,亲手扶起两位使者。
老皇帝粗糙的大手微微颤抖,声音低沉:“王岩,是条汉子。”
短短六个字,却让满朝文武无不动容。
朱元璋高声道:“传旨!追赠王岩为光禄大夫,定个谥号,荫一子入国子监!”
陆知白抬手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突然高声道:
“陛下,臣忽然想起《史记·大宛列传》所载,张骞归国,与汉武帝相见的场景!”
他目光炯炯地环视满朝文武:
“当年,博望侯率使团百余人出使西域,历经十三载,归来时仅剩二人!
张骞手持节杖,衣衫褴褛,却带回了葡萄、苜蓿,开辟了丝绸之路。他归来时,武帝与满朝文武,皆是痛哭......”
他高声道:“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今日我大明使者,亦是历经千难万险,三万里路云和月,虽折损一员,却带回了西域诸国的第一手舆图!这难道不是天佑我大明,威震西域,再现汉武雄风吗?”
殿中一些老臣闻言,都不禁红了眼眶,纷纷点头称是。
兵部尚书忍不住低声叹道:“陆侍郎此言,令老夫想起年轻时读《汉书》时的热血......”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陆知白,点头道:“好一个‘再现汉武雄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