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让他们明白了,为什么和中国企业竞争多年,中国企业在价格战面前总是底气十足。
然而,他们很快就面临一个严峻问题:此时的中国市场,早已被超级VCD占据,
而且价格低到了极致,DVD想要开拓市场,困难重重。
更麻烦的是,在中国,DVD的铺货渠道几乎没有。
中国的DVD主要在青龙家电售卖,而青岛的电器经过五六年的精心布局,销售渠道已经深入到三线城市。
这得益于青岛与供销社的紧密合作,双方携手推动供销社转型,
共同打造了完善的物流体系,并在各个城市开设青龙家电大卖场。
这种大卖场模式一推出,就凭借规模效应将各类家电价格拉低。
青龙家电的宣传语“青龙出海,国际品质”,更是深入人心。
而且,青龙家电不仅价格亲民,售后服务也十分完善,专门设有维修部。
江卫民还特别和供销社沟通,要求员工微笑服务,
对于实在无法达到要求的现有员工,就启用临时工,
对于供销社老思想坚决杜绝。
坚决不能坏了青龙家电的口碑。
青龙家电一开业,就受到全国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由于只售卖青岛制造的家电,青岛家电市场占有率逐步攀升,在电视行业,青岛生产制造的电视,销量已经能和龙头家电企业四川长虹相媲美。
青龙家电的快速扩张和高市场占有率,让日本DVD企业倍感压力,对青岛DVD企业强大的市场布局能力感到震惊。
一个新工厂,没有成熟的物流体系和销售渠道,拿什么和青岛的DVD企业竞争?
日本企业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成本降下来后,他们开始积极行动。
于是日本企业便和国内苏宁、国美这些家电卖场,还有各省的经销商展开谈判,
为了打开市场,不得不让出一部分利润。
随后,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就这样,日本企业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双线作战,全力竞争。
可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他们始终难以撼动中国企业的地位,在全球市场上,日本企业最终也只获得了四分之一的份额 。
就在日本企业和中国企业打的不来开交之际,中国出现了一个DVD企业,
整合了不少供应链,一上市,就将DVD价格降到了899,很快就占领了一部分市场,青岛和日本企业不得不跟着降价。
而他们的芯片就是青岛以前采购国外芯片的那个厂子提供的。
随后这个工厂依据低廉的价格,销量越来越高,销量高了就膨胀了,就想着出海,赚外汇,然后就收到了制裁,
最终电话打到了省委领导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