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含元不知自己为何要给束慎徽发那样一道战报。原本并非必要。将在外,君命也可不受,何况是别事。她唯一必须做的,是在每战之后,将战果及时送达朝廷,除战果之外的一切事务,她无需知照任何人。
但她却还是告诉他了。她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征求他的意见,或是需要他的肯定。她知这个对策的大方向没有问题。
她只是想让他知道自己的所想。是那种想要和他分享所思的冲动,才会敦促她在深夜无法入眠之时,起身点灯,于大帐之中,给他写了那样一道关于战前自己所思所想的战报。
她觉得,当他收到时候,他应当会欣喜的。
因为信中涉及的内容不宜公开,走的自然也不是公文来回的常规路径,而是开战之后经由并州陈衡所建的备用的另外一条消息通道,速度不亚于公文急件。
虽然信中满篇都是和战事有关的内容,没有半句私语,看去和战报无二。但它实是她写给他的一封私信。
信出去后,姜含元如常那样做着战前的各种准备。大约半个多月后,她收到了他的回信。
叫她略感意外的是,他的回信走的是朝廷通道。和回信一起送到的,还有一道来自朝廷的嘉奖令。
大军开拔,此时已驻扎在幽燕边境的一片野地里。此前她曾暗中派人去往鸾道一带刺探,摸清守备状况,从而确定具体的下一步计划。那天她恰也收到回报,和老将军赵璞等人正开着军事会议。
据刺探,驻守鸾道之人,正是炽舒叔父,北狄左昌王目答。此人不但狡诈多端,是前次西关之变的主谋,其部族兵马在各派势力当中也是首屈一指,拥有极大的影响力。炽舒此前之所以能如愿登基,左昌王在其中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显然,炽舒也看到了鸾道在接下来的战事当中的重要,才会如此排兵。
左昌王亲自坐镇,无疑是个极大的不利。强攻从来都是没有选择前提下的下策。
军事会议上,众将各抒己见,虽无人怯战,但一时也拿不出稳妥的方案。气氛正有些低落,朝廷信使到来,当众宣读了这道以皇帝之名颁下的嘉奖令。此前上报过的在前段战事当中有功的诸将和作战殊勇的士兵,无一遗漏。来自青木营的人里,杨虎得封四品明威将军,张骏封六品昭武校尉。
少帝还独赐姜含元金帛若干,数目不小。她便下令全军举行武赛,由最后的优胜者分得。
如今前战告终,双方对峙,军中每日都是战备训练,未免枯燥。演武既是训练,还有彩头可得,人人都变得兴奋了起来。士兵又听说彩头就是当今皇帝赐给将军的奖赏。她却分文不取,用这样的方式转给将士,对她更是衷心拥戴。
营中上下,气氛热烈,姜含元避开了人,特意出营,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这才取出那封来自束慎徽的回信,看了一遍。
不得不承认,看完他的回信之后,她的心里充满失落之感。
仿佛一直隐隐在期待着什么,忽然就此落空。
他的回信很简单:知悉。一切依汝心意而行。
就这么寥寥数语而已,没头没尾,没有多余的一个字。语气好似上级发给下级的公文回函。
他是怎么了?
姜含元手里握着他的回信,一个人在野地里站着,微微怔忪。
其实从年初王仁给她送来那把聘刀之后,她便觉得他仿佛变了。
去年两人分开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当时他那欲说还休依依不舍的情绪流露,或许也是令她一时冲动追上去和他说了那一番话的原因。后来她也说不上他到底是哪里变了。但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那时她叫王仁给她带去了一封信,告诉他她已收到宝刀,她会照他所言妥善保管,叫他放心。
他必定收到了信,但就此没了下文。此后接下来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前线常收到来自朝廷的公文,但他始终没有给她写来哪怕是一封的私信。直到父亲去世,她才收到了他发来的一封吊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