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弘晖给太子夫妻拜年,回来说明曦妹妹在二伯娘怀里一直哈着口水睡觉,宜修便隐隐猜出:
明曦肯定出事了,咸安宫内一定发生过不为人知的事件!
不然,太子妃不会遣散走自己的陪嫁宫女映月和揽星,更不会在宫人们都回来后,还是一个人亲力亲为照顾小女儿。
收到太子妃借和妃之手送来的信件时,宜修纤细而白嫩的手指捻着信件,丝毫没有被信件上的内容吓到,反而多了几分跃跃欲试的激动。
事已至此,任何宽慰的话,都无法令太子妃开怀,唯有尽心谋划,将此事利益最大化,才能既保住明曦,又给太子妃吃颗“定心丸”。
也不是宜修天生薄情重利,明曦都痴傻了,还想着借她谋利,而是在皇家,情义再重,利益面前,依旧单薄。
想要保住明曦的命,不能让她“痴傻”这事儿传出去,就得搞定最关键的两个人——康熙和胤禛。
太子妃能瞒住这几个月,是因为康熙心思被胤礽和朝局绊住,尚没空侧目儿媳、孙女,等太子复辟,康熙有了闲暇,这事儿……绝对逃不过他老人家的眼睛,届时,不谈明曦下场如何,少说得治太子妃一个欺君之罪。
至于太子妃的满腔慈母之心,在皇家声誉面前,不值一提。
忆往昔,平定三藩前后,皇宫内那么多个孩子接二连三流了、病故了,孝庄太后和康熙还不是把“盖子”一捂到底。
要不是杭氏暴露了,只怕惠妃、荣妃、端嫔等永远不会知道,懿靖大贵妃和杭氏做的那些事儿!
既然明曦一事,太子妃已经传话给她,那自然是瞒不过康熙的,早晚康熙都会知道,就得提前在康熙耳边敲敲边鼓。
无论如何,得把明曦的命,在老爷子这儿留住。
宜修要谋算这事儿,需要胤禛兜底,且也没有瞒胤禛的必要——
救明曦,看似风险大,但收益更大。
不谈太子妃和胤礽的态度,就冲现在康熙对胤礽那颗正热乎的愧疚之心。
只要胤禛肯接过看似烫手山芋般的“明曦”,往后哪怕太子二废了,他底下的人和资源肯定都是胤禛的,而康熙顾及从小捧在手心的二儿子,也会多给胤禛些许脸面。
难就难在了——既要捂住盖子,不揭破“明曦已然痴傻”的实情,又得照顾好明曦和皇家颜面,还不能引起各方关注……真筹谋起来,难度不是一般高。
胡思冥想多日,宜修熬黑了眼圈,最终琢磨出了一个大概——
掩耳盗铃+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明曦痴傻这事儿是瞒不住的,那就借太后之口提早捅出去,康熙肯定是不会在和二儿子和好的当口,做个让孙女夭折的“恶人”。
待康熙觉得棘手之际,宜修和胤禛便可适时冒头,做出一副无法拒绝二哥、二嫂恳求的为难样,冒着欺君之罪的风险,用一具幼女尸体与宫里头的明曦偷换,将痴傻的明曦先弄出宫。
只要出了宫,二哥再去御前求一求,老爷子多半会睁只眼闭只眼,顺势宣布小孙女殇了——
皇家不能有痴傻的孩子,且太子复辟不可有让人攻讦的把柄,“明曦”在没被外人发现痴傻前夭折,是最合适的。
最后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宜修要说服胤禛,把明曦留在跟前养着。
仅凭对太子妃的情感,对明曦的怜悯,并不足以让宜修这般费心谋算。还是那句话,情义重要,但利益更重要。
为了弘晖的将来,也为了自己,宜修认为与其把明曦藏起来,不如把人放在她这儿光明正大养着,自己生了四个儿子,眼馋女儿收个义女怎么了。
何况,这个义女能让弘晖收获一个铁杆的头号拥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