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你也有理屈词穷的一天!”康熙板着脸呵斥,“但什么但,说下去,朕还没到耳聋目花的时候!”
“但臣真见了您,亲眼看着您神色疲惫、鬓角白霜,便是千般句话,也只剩下,愿您保重龙体这一句。”
赵御史缓缓低下头,泪水滴落在地砖上,溅不起半点涟漪,却敲打在康熙心头,“皇上,咱们君臣三十年,臣也算您半个知己,很多事儿外人不知道,但臣、臣还是能揣摩一二的。”
康熙顿觉双眼湿润,不肯人前示弱,故作冷漠地“哼”一声,卷着袖子别过头。
赵御史熟视康熙,良久,叹道:“惠妃娘娘怜子心切,难免方寸大乱,只知您雷霆震怒,绝了直郡王的念想与自由,为了儿子,这才做出了此等失智胁迫之举。可臣明白,皇上固然雷霆震怒,然铁石心肠之下是一片慈父柔情!
朝堂上如今弹劾直郡王门下人的折子,如雪花般涌进您的乾清宫,上到驳斥直郡王为了储君位行魇镇之事,下到拉踩门下派系官员渎职。试问若直郡王还在朝堂,还有自由之身,他如何能逃得过众臣围堵?一旦行差踏错,来个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您应还是不应?
大清律法森严,不容人情,一旦论罪……可宗人府就不一样了。人在宗人府,那就是皇族家事,这些年关一关,磨磨性情。过两年,做儿子要是愿意低头,您这个当老子的还能真不管不顾?”
康熙冷着脸别过头,眼角的一丝清泪将落未落,恼怒地冷呵一声,“胡说些什么,老大居心叵测,胆大包天,朕罚他永禁宗人府,就是要其他人看看,这便是行阴毒手段谋权夺嫡的下场!!”
赵御史不点头也不反驳,喝了一口热茶,自顾自继续道:“臣明白。臣不似陛下掌控天下,担着江山社稷的重任,却也身兼父亲、家主的身份,如何不明白陛下的苦楚。试问天下谁不想让心爱之人所生的嫡子成才,进而子承父业呢?
可臣的长子不争气啊,然……即便知道他不成器,臣还是、还是寄予厚望多年,直到他成了婚,还是一副埋头苦读,只知在那七品小官位子上熬日子的模样,臣才不得不认命。告诫自己,不成器就不成器,好歹孩子纯孝,对弟妹也照顾有加……罢了罢了,放过他也放过自己吧!
后来,臣便一心培养小儿子,小儿子总算是争气,读书、为人都能拿的出手,科举也没让臣失望,又娶了个好福晋,将来臣退了,赵家也算后继有人,臣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族人们。
前些日子,长子来找臣,说是他女儿晴怜岁数也不小了,过两年就要相看了,问臣能不能拉他一把,总不能真在七品官位上熬下去。臣,臣才明白,臣以为的放过,臣以为的和解,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罢了,那孩子从头到尾就知道,臣是失望的,而臣却从未察觉,以至于父子关系……竟到了这般生疏的地步。
皇上,臣悔啊,悔从没有真正、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自以为是的行径,让孩子连对臣提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请求,都这般的小心翼翼。您说这父子,这父子做的还有什么意思呀……呜呜呜呜……”
康熙身上一颤,闭着眼长叹一声,亦红了眼,颇有些感同身受的意味,小声啜泣起来,“清水池塘不养鱼。朕原想他们即便不成才,也能一家和睦,饶是私底下关系疏远,也不至于到这非要对方死不可的地步儿。人生天地之间,都有五伦,朕的儿子们呐,竟是……一群不忠君,不爱父,不谙君臣大义,不顾手足之情,刁狠阴毒枭獍之辈!泰真,朕,朕也心痛啊!!”
说到这儿,康熙鼻子一酸,捶着胸口,哑然无言,“悔”字到了嘴角边,却无法说出口,他是真的、真的悔恨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