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吹嘘+蛊惑+义气洗脑,伊勒德眨着星星眼,纳头便拜弘晖做盟主,只有一个要求:
他不要背书,不要罚抄,不要打手心。
弘晖喜滋滋地收下人,尚不知齐方起给学渣启蒙的痛苦,以至于多年后捶胸顿足,仰天长叹:
哪怕忽悠荣宪姑姑的儿子布琳,也好过拉伊勒德入伙,尚书房求学八年,一半时间都在替这货罚抄,苦也。
宜修倒是知道伊勒德的学渣本色,但人生四大铁,一起同过窗的情谊,足以让弘晖拿下未来这位“蒙古王”。些许缺陷,还是要多多包容的。
胤禛则是从弘晖与伊勒德的相处中得到了些许启发,自那日宴请后就把自己关在书房多日,苦心研究大清和蒙古的局势。
纵观大清一朝,最难得的闪光点之一,就是将内蒙古、外蒙古和西蒙古纳入清朝版图,不费一兵一卒,就在开疆拓土的基础上维持稳定的统治。
唯有远嫁的公主、宗室格格知晓,这个闪光点背后是多少女子的血泪,以及大清最大的统治特色——以夷治华。
入关之后,满人统治中华大地时,深切地意识到一点——他们是蛮夷,自卑于身份和文化而自卑,在借鉴历朝历代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主要是魏朝、元朝),完全不敢抛弃满族文化身份和旗人统治基础,彻底融入汉族文化,但又为了保证统治中华大地的正统性,秉承《春秋公羊传》的“大一统”一词(“大一统”包含了华夷)取缔汉人的中华一词。
意思很简单,就是我的疆域足够大,治下的民族足够多,便能实现“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自然也就不用在乎统治者是蛮夷,还是华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导致在汉人王朝中,本是锦上添花存在的“开疆拓土、收服蛮夷”之功,在大清朝上升到最高的政治级别,如北宋的收复燕云十六州一样,成为大清统治的根本所在。
康熙自从起了彻底收归蒙古地区的心思,就将如何收归蒙古列为了政治问题,所以抚蒙是必要的。
哪怕敏妃一时蒙了心,想要留下十公主,宜修不顾同盟破裂的可能,进宫当着敏妃的面口出狂言。
又是揭露敏妃的小心思,又是言明抚蒙的本质,又是点破强行留下十公主的危害,只为了喊醒这位母亲,让她认清现实——康熙是不可能放弃抚蒙的。
哪怕上一世没有收归蒙古一事,康熙也没留下敏妃的两个公主,甚至不顾八公主、十公主出嫁后不久逝世的结局,继续把孙女、宗室格格嫁往蒙古。
说到底,抚蒙利益太大,是大清对于疆土扩展和维护的最佳选项。
至少在康雍乾三朝,是不遗余力、不计成本维护满蒙关系的。
胤禛从弘晖和伊勒德结拜的举动中悟出了新的抚蒙政策,不再是嫁公主,以婚姻维系双方关系,而是让蒙古郡王、世子从小和皇子、皇孙们一起长大。
利用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以及儒学的教化之功,捆绑、洗脑蒙古郡王、世子们。
使之学成后面对蒙古时,不再以蒙古部落台吉、王爷的身份自居,而是将自己当做大清派去统治蒙古的臣子。
要达到这一效果,就得让蒙古郡王、世子在彻底开蒙前就接受效忠大清、蒙古是大清一部分的教化。
宜修知晓胤禛的想法后,不得不佩服,这狗男人天生就是混权谋场的。
厉害,实在是厉害。
短短五日,就琢磨出一个蒙古不敢亦无法拒绝的阳谋。
让郡王、世子给皇子皇孙当伴读,实打实的恩赏,敢说一个不字,等同于反对大清统治,灭族都没人说不是。
可让少不经事、还没开蒙的孩子,从小长于大清教化之下,摆明了是要给孩子“洗脑”,打小让他忠君爱国,长大了自然为大清社稷肝脑涂地。
你知道是阳谋又能怎么办呢,敢拒绝吗?能拒绝吗?可以拒绝吗?
当然不能!
这一计策实施,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半数以上蒙古部落的台吉、郡王,都会全心全意维护大清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心甘情愿地“数典忘祖”“卖部落求荣”。
啧啧,不愧是雍正帝,她还是轻看了这狗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