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他不能答应,且不说婚事的影响,就是赵御史走了,言官们也会失去控制。
赵御史名声好,立场鲜明,他做第一御史实至名归,骂天骂地骂朝臣没错,但也牢牢管控着其他御史与六科言官们,只有极少数被人拉拢,其余都属于中立派,敢于直谏但不掺和任何党派之争;
赵御史走了,这群言官就等同于失去了紧箍咒,不出几月,就会被皇子、大臣们拉拢成为对付其他人的“刀”,到时候朝堂还不得乱了套——言官杀人不用刀,这话可不是假的!
不过,赵御史真的会因为儿子而偏私老大,助老大夺嫡吗?
康熙摇摇头,赵喷子这辈子也就徇私这一回,他连皇帝都敢骂,又最重礼法规矩,骂天子、骂朝臣骂了那么多次,皇子却一个字儿没说过。他也说了,过不了心里那关……这便有了解局之法。
思来想去,康熙上前扶起跪地的赵御史,说:“这婚事,朕应了,但你不能走。”
“可是皇上,臣,臣……”
“朕明白,你是朕一手提拔起来的,性子死板、为人守礼还格外忠君。这婚事是好的,咱们君臣来个亲上加亲,往后就是一家人。朕也不藏着掖着,赐婚前你得先做一件事。”
“求皇上明示。”
“弹劾众皇子及六部官员。”
赵御史一惊,果然,如他料想的一样,皇上对他既放心又不放心,放心他不会因婚事站队皇子,但又怕他被儿子拉下水——
赐婚前让他先得罪所有皇子和六部官员,彻底划清界限,就算他儿子娶了郡主格格,也没谁会觉得他会支持夺嫡,断了他所有的后路,确保他只能是个保皇派、中立派,把孤臣的路走到底。
孤臣就孤臣,又不是没做过,自己的路窄没关系,只要儿子和家族的路就能越走越宽。
有四福晋在,有弘晖阿哥在,他儿子和家族的后路就在,怕什么!
“臣答应,但臣丑话说前面,皇子、朝臣犯错的,臣一定弹劾,但若是您偏私引起的,臣也不会嘴下留情。”
康熙沉默良久,无奈地答应,“……成吧!”这狗东西,嘴皮子就是不饶人!!
赵御史颤巍巍地起身,眼含热泪地把戏做到底,“皇上,终是您最照顾臣,臣明白您能同意这婚事,是对臣的信任与眷顾,臣这辈子能做您的臣子,值了!”
“泰真,朕和你君臣相得半生,你的为人,朕信的过。”康熙的心里闪过一丝暖流,这个狗东西,顺口就说煽情的话,也不知掺了几分假?他背过身,无力地说:“嗯,朕累了,你跪安吧。”
也难怪康熙如此,赵御史这辈子没如此恳求过他,老了老了,为儿子卖脸卖情谊,正应了那句,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而康熙……恰恰没有这份心。
坐在龙椅上几十年,天下权柄尽在手,如何能甘心拱手相让,哪怕让的那位,是亲儿。
赵御史越爱子,越表忠心,越让康熙无法直视自己,正是他一手促成最爱的两个儿子在朝堂上势同水火。
万千纠结,最后只化作一句叹息,“罢了罢了,就当是替老大找了个好女婿,将来能照拂他这一脉!”
全程,康熙陷入自己的思绪之中,未曾察觉赵御史一开口,就用二十六年的君臣情谊外加一顿表忠心的做派,直接让这桩本不可议的婚事,直接进入了赐婚还是不赐婚的选择阶段——
忽略了赵振毅汉人出身,忽略了布尔和年岁还小,忽略了孙女要抚蒙……
忽略他是帝王,根本不用在乎臣子的感受,本可断然拒绝;
更忘记了身为祖父,赐婚前多少该征求下老大、大福晋的意见。
君臣这番拉扯,谁都赢了,谁也没赢,至于谁技高一筹,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