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琛;“娘娘厚爱臣心领了,臣的身子骨还算说得过去。”
完颜幽梦闻听此言,心中已然明了,对方的回应显然是在婉言拒绝。
只见她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陛下常年在外征战,想必朝中诸多事务皆是仰仗张丞相为陛下排忧解难。今日本宫此举,不过是代替陛下略表心意罢了。张丞相如此推脱,难道是要辜负陛下的一片好意不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番话,说得可谓是绵里藏针,既点明了皇帝对张琛的倚重,又暗示他若不接受赏赐便是对皇帝不敬。
张琛自然听得明白,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知道这位完颜娘娘是有意借皇帝之名想给自己来个下马威。
正当张琛犹豫着如何回应的时候,只听得皇帝缓缓开口道:“呵呵,爱妃所言极是。张丞相日夜操劳国事,确实功不可没,理应得到嘉奖,张琛,你就不必再推辞了。”
皇帝既已发话,张琛自然不敢再有异议,他连忙躬身施礼,谢恩道:“臣多谢陛下隆恩,谢娘娘赏赐。”
完颜幽梦意味深长的看向张琛,面露笑意的说道:“张丞相平身吧,本宫只是代替陛下聊表寸心。日后诸多事宜,都还需仰仗丞相大人。”
皇帝尚未开口,她却率先发声,大有越俎代庖之意。再看皇帝,只忙着进膳,对此竟无丝毫不满,仿佛完全就没当回事。
张琛见状,心中略感不安,赶忙躬身施礼道:“微臣惶恐,琛不过是陛下的臣子,理应请娘娘多多眷顾微臣才是。”
他的语气谦卑,态度恭敬,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不等完颜幽梦再次开口,他话锋一转,突然将话题引向了突厥局势。
一脸凝重的对皇帝说道:“陛下,如今突厥战事我军大胜,然真正局势却错综复杂,臣恳请陛下准许臣留在突厥,以助陛下彻底收复突厥民心,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秦狄闻言,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直视着张琛,问道:“留在突厥?卿为何会有此想法?”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威严。
张琛开口直言道:“臣自进入突厥以来,发现这里地广人稀,突厥人多以游牧为主,数十里乃至上百里许是见不到一人。虽说目前战事我朝大军取胜,但若想让突厥子民彻底臣服我朝,还需推出一系列举措。”
秦狄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张琛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臣认为,可以先将我朝的农业耕种技术和文化引入突厥,以此来消除两族之间的隔阂和误解。让突厥人了解我朝,了解我朝的文化,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突厥人心悦诚服的归顺陛下。陛下,疆土易得,人心难求啊!”
“此外,在突厥发现的铁矿已经得到了确切的勘探,其规模相当可观。臣建议应当加快对突厥境内铁矿的开采挖掘,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同时应立即传旨京都,命工部与铸造司派遣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前往突厥。”
“这些工匠们带来的精湛技艺,可指导突厥人对铁矿的开采和加工。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必再从京都长途跋涉的运送武器和铠甲了。突厥所产的铁矿可以直接在当地进行锻造,生产出军中所需的各种铁器装备,不仅节省了时间和运输成本,还能确保装备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听他如此滔滔不绝地讲述,秦狄不禁陷入沉思,顺着他的思路细细琢磨起来。
不可否认,张琛说的这些确实是一项具有长远眼光的策略。要想让突厥完全汉化,必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真正付诸实践却绝非易事。更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派遣一些工匠前来开采铁矿,并在当地锻造兵刃铠甲,这个提议倒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还能及时为大军提供一定的军事装备,增强其实力。
就在他思索之时,就听完颜幽梦突然开口道:“张丞相莫不是在说笑吧,铁矿那边的消息尚未传回。就连陛下都还不知情,丞相大人又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呢?”
她这么一说,秦狄当即反应了过来,面色一沉,道:“爱妃所言甚是,张琛,铁矿勘探的消息朕怎么不知,卿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面对皇帝的质问,张琛心中咯噔了一下。直到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铁矿的事情皇帝似乎并不知晓。而从皇帝询问的语气来看,似乎对这件事颇为不满,甚至有些生气。
“回陛下,臣抵达婺城之时,陛下您尚未苏醒。故而臣先去拜见了上官娘娘,并从娘娘口中得知了此事。”
秦狄闻言,只是刚刚点了一下头,要说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时候,完颜幽梦再一次开口了。
“这不大可能吧!如此重要的事情,上官娘娘怎会隐瞒不报呢?”
这句话看似是在对张琛说,实则是有意在说给皇帝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