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小说 > 带着系统来大宋 >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队感受

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队感受(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他的羽毛使用法凶祟经常死老公的都知道纵火离婚以后(高干)温柔潮汐[先婚后爱]全息模拟犯罪直播,我只演一次乌鸦折叠穿越考科举狂野寡妇,在线发癫

小山般的粮食就堆在打好不久的水泥场院里,所有来到这里的百姓,一个个都激动了。

不少人,尤其是老人更是忍不住痛哭流涕。

这些都是经历过吃不饱饭时代的百姓,他们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吃上饭,不会被饿死。但就是这么一个后世看似小的不能在小的要求,放在当下,却是一直无法满足。

很多底层百姓,他们的祖父是饿死的、祖父的父亲也是饿死的、祖父的祖父还是饿死的。

尽管他们很勤劳,很能干,但在地主、豪绅的压迫之下,在这些根本不把普通百姓当人看的时代环境下,真正是丰收、百姓苦。

天灾、百姓更苦。

现在龙天王来了,在苏石的带领之下,老天爷格外的给面子,不仅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平均都高于往年,更有了土豆等的存在,让大家彻底看到了吃饱肚子的希望。

听人说,明年只要申请,大家都可以种土豆和红薯及玉米等物,那岂不是说,他们也可以在明年秋天获得这样的丰收了吗?

尤其苏石收的农业税很低,且直接和百姓的收获挂钩。

即好年景,收获大,上缴的就多;一旦碰到灾年,上缴的就少。

这是很人性化的一种交税方式,百姓们都是十分认可的。且龙天王治下的农民,除了收获时交税之外,在没有任何的苛捐杂税,这一点才是最最重要。

很多朝代,上面的政策都是好的,只是执行的时候到了下面就变了样。

下面的小官小吏之贪娈,最终使得百姓是入不敷出,最终逼得百姓是不得不造反谋生。

龙天王曾公开说过不止一次,农税就是这些,若是谁敢在其中动手脚,百姓皆可异地告官,这也是一种打破地方垄断主义的方式。而不仅如此,龙报也是应景而出。

龙报内除了对政治、经济的讲解之外,还有专门的便民栏。这就是苏石给底层百姓留下的发声渠道。

平常的时候,龙报中会在这一篇幅讲些农民的榜样,比如说谁种地种得好,产量最高;谁又想出了新的办法,可以节省体力的同时还可以增产等等。

可一旦有农民感觉到受了委屈,里面的内容就会为之一变,变成诉冤、变成指责、变成告状之所。

苏石可不想被下面的人给糊弄了,任何的万丈高楼,一旦地基不好,那随时都有着面临倒塌的危险。

所谓家宅不宁,万事皆休。

苏石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军队在前方开疆拓土,战事吃紧。在他的后方却有人紧吃不断,制造不稳定因素。

拿过一些后世好的经验,苏石就是要稳定后方,他的重心才能放到扩大地盘和人口,中兴和强大汉人的事情上来。

九月,除了粮食大丰收,苏石借此收拢了民心之外,定州城的建设也开始如火如荼般进行着。

高丽十月就会下大雪,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已,想要把一座空城建设成繁华之地,不用说,压力是有的。

或是说,放在其它势力眼中,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在龙天王的地盘之中,却并非是不可能做到之事。

大半年的发展下来,在极好政策的鼓励之下,苏石又是言出必行,他的实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扩张。

尤其是一个个粮仓建立起来,就在百姓的眼皮子底下成立的时候,百姓们变得更加拥护苏石。用着很多老人的话说,他们活了几十年,还是第一年家中有了如此多的余粮,来年再也不用为没有吃的而发愁了。

出于感谢之心也好,为了保卫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也罢。

总之,秋收之后,六城之地又迎来了一波参军潮。

在很多百姓看来,如果家中连一个龙王军中的助农兵都没有的话,那绝对是一种耻辱。

这似乎就是在说他们并不支持龙天王,这样的百姓之家是要被周边的邻居们看不起得。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助农兵的人数由原本的两万增加到了三万,农兵也由四千人增到了五千人;因为只有剿匪一些小战发生,辅兵人数增加不多,由原本的三百变成了现在的五百。

仅是身强力壮的士兵就多了三万余人,外加苏石给出的优厚务工待遇,短短时间内,定州城内就进入了十几万人,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城内一座座新房建起,一条条宽阔的水泥道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

物资完全充足的情况之下,这里的百姓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当时的奇迹,一月未至,一座新城便矗立而起。一些个百姓也被迁移而入,定州城也成了苏石的前沿城市之一,成为了直面尹玉虎大军的存在。

尹元从辽国回来了。

去的时候是自信满满,回来的时候却是垂头丧气,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蔫得不能在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刀镇寰宇大乾最狂驸马爷寒门: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三国:我能趋吉避凶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大明:失算了拜把兄弟是崇祯咸鱼皇子:皇帝?狗都不当!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