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362章 饭食如何?

第362章 饭食如何?(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官道桃花缘太古神王我的极品老婆他的羽毛使用法温柔潮汐[先婚后爱]女政府办主任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天医凤九修真界幼崽求生指南我哭了,我装的[电竞]

麟趾塬东侧。

南北方向,也是一道深深的沟壑,名叫远望沟。

陡峭的崖壁使得车马根本无法从远望沟上到麟趾塬。

几人沿着东侧峭壁的边缘一直向南,走了大概四里地。

塬上出现一条横贯东西的小谷,能够连通麟趾塬两侧的远望沟和金沟。

看到小谷通向沟底的坡口营建了关寨,宇文衍也是暗点头。

看来历史上这条通道在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能够通行了,只不过到了隋炀帝时才在此建造关城。

有了此道,东西往来的行人就可利用小谷沟通远望沟和金沟,从而绕过麟趾塬上的潼关。

“此道何时起可以通行的?”

“回陛下,此处名为坑兽槛谷,东有小官坡可下到远望沟,西有瓦窑坡连接金沟。”

“据当地乡老说,从他祖父辈起就已经有人由此去往两边的沟里狩猎捕兽了。”

宇文忻听小皇帝问话,当即答道。

看来百年前此道就已经能沟通麟趾塬东西两侧的沟谷了。

“陛下,此道崎岖难行,只能步行,骑马都艰难,更不能行车。”

“五十年前,高欢的部将窦泰领兵攻打潼关,太祖亲率一支奇兵出此小关,如神兵天降般经远望谷杀出。”

“窦泰被两面夹击,顿时军心大乱,兵败如山倒,最后引颈自戮了!”

韦孝宽明白小皇帝担心的是什么,当即解释道。

小皇帝还真不知道宇文泰竟然利用此道打败过敌军。

他融合的记忆里没有这方面信息,毕竟太小了,七岁以前肯定也没人和他说这些。

“潼关太重要了,容不得半点闪失。”

“郧国公,你说在此建一座关城,与潼关城连为一体,相互拱卫,如何?”

宇文衍深知,潼关一旦失守,关中必然保不住。

“陛下,能修坚固的关城那自然好啊。”

“太祖和高祖也曾想过,最终都没能建成,便用土木垒了当下这个小关,派兵驻守。”

宇文泰和宇文邕都是眼光高远,韬略过人,文治武功的雄主,必然也知道潼关的重要性。

只不过,此道不容大军通行,设下小关,驻些兵马防止敌人偷袭即可。

毕竟,这里离潼关城也就四五里。

西面还有十二连城,以及沟谷里的数道关卡,想要轻易绕过潼关进入关中平原也没那么容易。

小皇帝猜测,两位先贤指不定是抱着能省则省的想法。

太祖创下的基业可是在兵少粮缺的清苦环境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每粒粮食,每个铜板都恨不得掰成两半来使。

韦孝宽很清楚如今国库充盈,小皇帝是不差钱的主。

宇文衍有在此建关城的想法,他也表示支持。

“仲乐,你以正常章程上奏,于此处请建关城,政事堂自会处理。”

此事非特别紧急要务,按常规流程走就行了。

“臣遵命!”

作为驻守关城的将军,朝廷能提升潼关防御体系的强度,他肯定是乐见其成。

一行人返回潼关,入城稍作歇息,准备吃些东西再继续赶路。

“守关将士一日几餐,可有肉食?”

坐定后,梅兰竹菊当即奉上沏泡好的盖碗茶。

小皇帝端起喝了一口,问起了守关士卒的餐食。

“回陛下,以前是两顿,十日吃一次肉。”

“自天元二年起,一日三餐,主食为粟米,五日吃一次肉……”

宇文衍亲政后,便着手改善戍边、守关将士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

粟米也就是小米,黄澄澄的,可熬煮小米粥,也可磨成粉做成窝头,馍馍。

如今也种植小麦了,但比粟米要贵不少,普通老百姓肯定是舍不得吃。

就算吃,也不可能做成包子,白面馍馍,都是掺上大量蔬菜或野菜一起蒸熟,做成麦饭。

“五天才吃一次肉,看来朕做得还不够好啊,让将士们受苦了!”

“陛下体恤军士,这已经很好了,数十年前,一天一顿,一年到头几乎沾不到荤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三国:乱世枭雄,建立最强王朝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重生大明1635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大明抄家王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镇国世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