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娘走家串户的见识了多少痴男怨女,又多活了这么些年,什么风情没见过?
胡同尾的卖花娘子在街头对谁都笑意盈盈,可她对胡同头的小木匠就笑得矜持淡淡,别人瞧不出,徐大娘却是只路过顺带看了一眼,就觉察出这俩人有些首尾。
后来果然,
两人衣衫不整地被木匠老婆拉在大街上撕打了半天。
再如,吴家小子读过几年书,人长得颇俊,斯斯文文,杜家二女儿却是咋咋呼呼透着粗放,两人怎么看都不相配。两家都到了年纪,媒婆跑断了腿也没想到将这两个人拉到一处,只抱怨吴家小子太挑剔。
可是徐大娘瞅到某一日杜家二女儿与吴家小子同行,主动热情,笑容如花,心里便有了底,隔了几日去吴家一探口风,他家小子果然是愿意娶杜家二姑娘的。
一干只会羞答答暗示偷看的闺中少女气得撕碎了手帕,谁想到吴家哥哥竟然喜欢的是主动热情的类型!
徐大娘这双眼睛还没看岔过。
可这九儿与那戚大,她实在有些看不出来。
乡间儿女,本来就没那么多男女大防,不然,家里也不会放心俩人出来一起做事了。
也有个弟弟,隔几天来一下,看上去傻乎乎的,根本不成阻碍,说这俩人是孤男寡女也差不多了。
明明这俩人很熟识,明明乡间这样的情况多半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对。
竟然没私情!不合常理啊!
徐大娘想到这里,心里一突,不合常理之处必有缘故,莫非,
这对少年男女其实是掩藏了身份的修炼者?
不能怪徐大娘想得多,
也不是她有多敏锐,而是她几十年的见识里,关系不错的未婚男女走在一处就该成一对。
不谈婚论嫁,当然就是别有所图了。
目前她的见识里,自然又是以查找修炼者排在第一位。
所以,非此即彼,徐大娘非常简单直接地给出了判断方向——若无私情,便是修炼者。
且不说徐大娘是否误打误撞地几乎勘破了真想,且说那杨谢亦正盯着宝鹤楼的烧火工阿海,也是一无所获。
阿海有徐叔帮衬,自个儿又讨喜勤快,随喊随到,乐呵呵的,只要有包子吃,别无他求,忙起来多顶一会工也不抱怨,故而大家都爱喊几声“阿海”,
他在宝鹤楼混得如鱼得水。
阿海越正常,杨谢就越失望,兴致也越来越低落,切完菜就蹲墙角,晒着太阳盘弄砍木柴多下来的木头边角料。
“杨大哥,累了么?今天前头人多,我看大家都忙个不休,我这也才歇下来呢!”
阿海倒是主动凑到杨谢身边,他刚刚洗净了手,圆圆的手指头还带着水渍。
“锅上还蒸着呢,你怎么就下来了?小心大厨骂你!陈叔也不好帮你。”
杨谢懒洋洋地随口问道,撇开他心里的怀疑不谈,共事了几日,他对这小矮胖子倒也有几分喜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