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脸色很不好看,说道:“类己,这是可以随便说的么?不仅壮大了高煦的野心,让高炽听到,心里又该作何感想?”
“不仅伤害了他们之间的兄弟感情,也让儿子对你生出芥蒂!李承乾与李泰的故事,陛下莫非忘了?”
朱棣为难地说:“高炽这孩子不错,可他有些仁厚,身体又不好,我难免会偏爱高煦几分。”
徐皇后问道:“若是偏爱,为何要立高炽为太子?摇摆不定,总归不是好事。”
她加重了语气:“我不希望在我死后,我的两个儿子自相残杀!”
朱元璋也很不高兴:“我看他是有些发昏,这是可以乱说的么?若兄弟之间生出嫌隙,我看他怎么收场!”
【朱棣登基后,朝中也开始商量立谁为太子,从礼法的角度上自然是应该立朱高炽,他是朱棣的嫡长子,也是朱元璋亲自确立的燕王世子,立他为太子合情合理。朝中也有人支持朱高煦,觉得他功劳大,也担得起太子之位,朱棣在长子与次子之间摇摆不定,直到永乐二年才正式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并将朱高煦的藩国定在云南。但这还没完,朱高煦虽然没有得到太子之位,但他始终不肯就蕃,朱棣也没有逼他,反而还很看重他,也因此让朱高煦的野心越发膨胀。】
【朱棣的处理方式是很有问题的,既然立朱高炽为太子,那就应该约束好朱高煦,但他并没有,反而一直纵容次子,靖难之役中还对他说过“勉之,世子多疾”,谁听了这话能不想多?这与李渊对李世民说的,立他为太子又有什么区别?既要立长子为太子,又不肯放弃次子,还要催动他的野心,不出事才怪。后来,朱高煦因为种种不法行为招致了朱棣的不满,被赶到了封地上,朱高煦不仅不悔改,私下里还在筹谋造反。】
徐皇后看向朱棣:“世子多疾?这话很不错,就是不知高炽心里听了作何感想。”
朱高炽一向仁厚,听到这里,也不免沉下脸色。
又是世子多疾,又是类己,这是什么意思?既然如此欣赏朱高煦,为何要立他为太子?
朱高煦心中火热,皇帝如此看重他,说明他还有机会!
虽然大哥登基了,大哥的儿子和孙子也登基了,但他拼一把,未必不能改变这一切。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说;“我劝朱高煦不要信朱棣的鬼话。”
朱棣既然已经册立嫡长子为太子,那么朱高煦想要逆风翻,把兄长拉下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朱高炽登基以后,对这个弟弟还是很不错的,不仅不亏待,还颇为重视。作为一个兄长,朱高炽无可挑剔,甚至到了老好人的地步,但朱高煦这个做弟弟的并不感激,他以为自己是唐太宗,迫切地想要得到皇位,这一阴谋也被朝中大臣所察觉。】
【朱高炽登基十个月便驾崩,朝中大臣为了防止朱高煦趁机作乱,立刻封锁消息,召回朱高炽的正统继承人朱瞻基,让朱高煦没能截杀朱瞻基,眼睁睁地看着亲侄子登基。朱高煦并没有把朱瞻基这个侄子放在眼里,毕竟朱瞻基刚登基的时候对他言听计从,很好地麻痹了朱高煦的警惕心,也让朱高煦开始了他的造反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