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后。
大明彻底接管了京畿之地。
朱平安的圣旨随之而来,正式为灭元之战收尾,同时提到了元都的安置事宜。
太子即刻准备返回金陵。
他作为一国储君,如今又有了扫灭北元的功绩加身,地位进一步巩固。
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
不过,前朝雍王余孽与铁勒诸部勾结,接下来还需有人坐镇,出兵讨伐。
与此同时,陪都的建设也要提上日程。
文武官员不可或缺。
朱平安再下圣旨,以李从彧为陪都守备,周瑞安为陪都参赞,总揽文武军机之要。
此外,另有少府官员北上,开始督造王府事宜。
到这一步,皇帝封藩的心思也就呼之欲出了。
目前,除了太子之外,接近就藩年纪的也只有秦王一人。
圣旨中没有提及对李灵运的安排。
照例,这是让他自己决定去留。
考虑到李从彧升任陪都守备,提督陪都的军务,实际上还要负责对铁勒诸部的用兵。
这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解决的。
李灵运出来这么久了,也想要回山里去。
不能怪做师父的不仗义。
这对徒弟来说本就不见得是坏事。
因为李胡受封宁国公的缘故,李从彧作为其孙子,想要获封国公,在难度上天然就比旁人要高。
如果没有特别漂亮的功绩,一门两国公恐怕不能服众,甚至让人质疑国公的含金量。
而今李从彧节制陪都,兵出铁勒,讨伐雍王余孽。
只要他能做成这事。
那么他的地位将会直追武勋第一人“常胜”,并且成为新生代的将帅之首。
届时,就再无人能质疑他获封国公的资格了。
李灵运一边给徒弟加油鼓劲,一边踏上了返回金陵的路途。
他现在只想回剑池去。
因为,大徒弟在信中竟然提及了“衣钵传人”的事情。
李灵运当真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后生,才能入了李狼的法眼,被他收为弟子。
……
一个半月之后。
以太子为首的灭元军将抵达金陵。
朱平安带着满朝文武迎接,并有金陵百姓沿着长街恭迎王师。
随着北元覆灭,大明正式接过了这片天下。
而金陵身为龙兴之地。
理应成为新的京师。
朱平安设宴,就要对群臣进行封赏。
李灵运已经是本朝的异姓王了,封无可封。
他可不希望师弟效仿那些古之帝王,给自己上演一出“加九锡”的戏码。
朱平安清楚他的性子,不再勉强。
李灵运趁机提出了要去看小徒弟的事情,立刻得到了朱平安的允准。
他绕过其他妃嫔的建筑,直接就来到了皇后的宫殿。
彼时,刚刚才满四岁的小公主“朱宜静”,正在几个女官的陪同下,挑拣着宫人给她做的小木剑。
因为当初李灵运对她“封心锁爱,剑道过人”的断言。
朱平安就放弃了给小公主许人的想法。
平日里只是让人教她基本的礼仪,至于琴棋书画之类的类目,就全看她本人的意愿。
事实证明。
小公主对文绉绉的东西兴趣全无。
她喜欢看热闹,非常喜欢。
每到三宫六院的妃子之间发生了某种争端,有时甚至大打出手。
总有一个白乎乎的团子会及时到场,在旁围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