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飞家就有一块地和我们连着,如果德飞和安翠都来我们这做工,那块地就闲下来了,我们直接把地租过来就能用。”
苏渺听后,笑道:“难为二伯母想得这么周到,您选的人,我肯定是放心的。
再过几天我就要开学了,之后分厂的事情就辛苦您来操劳了。”
“害!说这话,都是二伯母应该做的。现在厂子也建好了,人也选好了,要不就趁你还没有回去,开工起来?我们的木瓜都是能摘了的。”
之前苏组长说这个木瓜品种收果快,果然名不虚传。
在邕城作坊复工之后,已经陆续摘了一些了,得的瓜又大又平整,用来做木瓜丝特别合适。
也是幸好他们自己种这批木瓜,免了在年里还要奔波收木瓜的辛苦。
所以苏渺更坚定了扩种的决心,如果自种的木瓜数量,能够覆盖至少三分之二的生产需求量,那便是最好的了。
不过,这个得慢慢来,眼前采收木瓜和分厂开工是最重要的事。
苏渺说:“好,那就尽快开工,原本在城里有一台切丝机器的,但是快过年的时候,我爸拿去老师傅研究去了。
分厂开工之后,我们先采取传统手法,等我把机子要回来,速度就快了。”
“行~这么多人,手切也快。话说我还没见过你们说的那个铁疙瘩是怎么个切丝法,到时候拿回来也让二伯母开开眼界。”
在做好了要开分厂的打算后,苏渺就觉得只有一台切丝机不够用了,但是机子太贵,再买的话,肉是真的疼啊。
于是她发挥上辈子理工女的动手能力,把机子拆了看看里面的结构,不出意外,其实很简单。
结构是搞清楚,但是想复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的五金零件并没有那么好找,一个一个去搜罗很浪费时间。
苏元正以前在手表厂的时候,和一个技工老师傅特别的要好,那个老师傅是能徒手造汽车的实力,也有门路能搞到各种尺寸的五金零件。
那个老师傅已经退休了,于是趁着过年木瓜丝厂停工的这段时间,把切丝机拉过去,让他复刻一个。
苏元正当天就往宁县跑了一趟,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渺渺,我去张师傅那里看了,已经做好了一台,图纸也画出来了,明天你虎子叔来拉货的时候,就能顺便拉过来了。”
“那真是太好了!明天分厂正好开工,让大家见识一下机械化生产的效率。”苏渺兴奋的说。
“好,还有一个就是,之前我们跟张师傅说让他过年加加班,做一台给200块钱的辛苦费,材料钱另外计算。
张师傅是实在人,材料费都按市场价收,但是我知道有几个部件的尺寸是需要定制的,外面买不到。
张师傅是自己用机子磨出来的零件,这可是个技术活啊,没有他这样的技术是做不了的。
我们和他定了三台,我打算每台给他多加100块钱,你觉得可以吗?”
“可以的!爸爸,我买这个机器的时候可贵了,现在就用个零头价格就拿下了,你别说多给一百,我觉得多一千也是值得的。”
苏渺爽快的答应道,现在她觉得自己赚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