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心中萌生了退军的想法,好在被其弟宇文宪所劝阻。
最后还是降将段畅力谏,直言城中守备力量空虚,应该趁机发起反攻。
宇文邕下定决心采纳了段畅谏言,整顿兵马后于天色微亮时再度进攻晋阳。
此时的北齐军队正处在战后狂欢的疲惫期,根本没有料到北周军队会这么快的发动攻势。
甚至许多将领都还在庆功宴后的酒醉中无法醒来。
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无力抵抗北周的进攻。
东门、南门相继被攻破。
高延宗虽率部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被俘。
晋阳城被北周拿下,除莫多娄敬显逃回邺城之外其余人等全部投降。
晋阳的失守也代表着北周可以一路向邺城推进。
消息传回邺城,高纬整日惶惶不可终日。
此时北齐国内也并非没有能人。
广宁王高孝珩曾多次向高纬提出建议。
一方面让任城王高湝携幽州之兵进攻晋阳;
一方面让洛州刺史独孤永业进攻潼关阻断北周退路。
最后让京城附近的守军扼守滏口陉,拖延北周进攻时间。
三管齐下至少能让北周无以为继,最后退兵。
当时北齐国内尚有十万余大军,如果按照高孝珩这么做也不是没有生机。
然而高纬根本就听不进去,十分果断的拒绝了高孝珩的建议。
见高纬听不进去良言,高孝珩只能退而求其次。
既然要在邺城坚守,那必然要提振守军的士气。
高孝珩力谏高纬拿出他的私藏,用以犒劳守城军士。
然而高纬这个吝啬鬼嘴上答应的挺好,最后却是一毛不拔。
高纬或许是怕了,又或许是听信风水士天下当变革的说法。
他把皇位直接禅让给了自己年幼的儿子高恒,自己则成为太上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新主登基,高孝珩自然要更加上心。
因为他认为高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佞臣的挑唆。
于是他决定除去佞臣以正圣听。
由于穆提婆已经在晋阳之战前投降了北周,那佞臣只剩下了大丞相高阿那肱和侍中韩凤。
于是他和莫多娄敬显等人商议先除去高阿那肱。
结果事情并没有按照高孝珩的计划发展。
高阿那肱不仅没死,反而进谗言把高阿那肱调任成了沧州刺史。
高孝珩无奈之下只能去信都和任城王高湝汇合再做打算。
另一边北周军队来势汹汹,一直打到了邺城城下。
眼见北周军队杀来,高纬心里怕极了。
他果断拒绝将领建议坚守的建议,带着一家老小出城逃往了济州。
北周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直接拿下了北齐都城邺城。
逃到济州的高恒有样学样,把皇位禅让给了任城王高湝。
结果奉命去送诏书和玉玺的使者斛律孝卿转头就带着这些东西投降了北周。
北周军队在后面穷追不舍。
高纬无奈之下只能转道青州,想从那里去往南陈。
结果先他一步的高阿那肱投降了北周,带着北周将领尉迟纲把高纬一家子全给抓了。
皇帝被一网打尽,北齐境内的反抗势力大多也都放弃抵抗投降了北周。
只剩下信都的高孝珩和高湝誓死不降。
然而兵少将寡的他们根本无法抵挡宇文觉的大军。
城破后二人双双被擒,北齐最后一股抵抗力量也被彻底平定。
至此北周灭亡北齐,北方再度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