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很完美,现实很骨感。给你举个例子吧,某企业,我不说名字了,每周必延请当红经济学家,企业管理专家,知名学者来企业讲课。”
她点点头,表示对这种事很熟悉。
我继续道:“有次,来了一位专家,给董事长上了一课,董事长越听越觉得专家有水平,按其指点,投资手机行业,在北京设立事业部,结果亏得一塌糊涂。
在越来越分工细化的时代,我觉得专心做好一行就难能可贵了。中国人的思想,就是有了钱就膨胀,喜欢到处扩张,跨行业发展。
所以我到上州,没有发现什么百年企业,五十年的企业都没见过。
只发现有几家百年老店,泡米粉的,做包子的,所谓百年还是夸张。
因为店子小,专心做好这一行。现在一年的收入,一个小店也有几百万。”
舒梅觉得我夸夸其谈,在她面前谈企业之道,有点不高兴,语中带刺地说:“万先生对企业管理也在行?”
我笑道:“纸上谈兵而已,一个企业交给我,我也搞不好。我是觉得舒总不耻下问,才发挥了几句。”
她笑笑。
“那就字测字吧。你说是‘每’,我就分析一下‘每’字。我在纸上写了一个‘每’字。说道:
“它最原始的写法是这样。上面是个草头,代表着草非常丰盛的意思。”
舒梅问:“为什么‘每’与草有关呢?”
“古人造字,一是象形,人就画两条腿,水就画波纹线。这个‘每’字,不是具体事物,就是只能联想。
看到无边的草原,就想到这跟女人(人母)生孩子一样,繁衍出来的每一蔸草都是相同的。
她要懂不懂。
“女人是不是每次生孩子,都是复制一个人?”
她点点头。
“所以,‘每’就是母亲在复制下一代,他们看到草原,就是草在不断地复制,后来看到‘海’。就是水在不断地复制自己。他们看到‘梅’,就是树在不断地复制果子。”
她有所理解了。
我说:“不完全懂也没关系。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这个“每”字,也含有‘改革’的意思。
《春秋左传》上有——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所以这个‘每’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但这个改革,只宜循序渐进,不可有大动作。”
“为什么呢?”
“因为‘每’字一改,必伤其‘母’。也就是说,如果不慎重,你的改革就会伤及原来的企业。”
她呵呵地笑了两声,说道:“你就从一个字来断定一桩事?”
“对,这是我的职业,我不从一个字来断定一桩事,那我测字干嘛?”
她觉得失言了,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道:“万先生的口才学识,确实名不虚传。”
“糊嘴而已,说错了甚至说反了,请你多原谅。我的话仅供参考。”
她笑笑,站起来问:“先生咨询一次多少钱?”
我笑道:“曾经收过费,好久没咨询了,免了免了。”
她说:“下次专门邀你到我们公司看看。”
我抱抱拳:“有机会再拜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