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361章 还给他们

第361章 还给他们(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官道桃花缘太古神王温柔潮汐[先婚后爱]他的羽毛使用法我的极品老婆女政府办主任我哭了,我装的[电竞]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真少爷靠玄学在娱乐圈爆红惊蛰

海瑞领了旨意后,朱翊钧让他立即出发。

并抽调百余名锦衣卫一路护送前往济南府,到了之后,巡抚,布政使要代天子训责。

天子训责,就相当于后世的内部通报了。

情况是很严重的。

巡抚,布政使得到训责之后,能不能保住此时的官位都是两说了,以后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而山东学政,直接抓了。

这是他这个板块上出的问题,他需要负主要的责任。

海瑞从乾清宫中出来,便直接回家告别。

一路上,海瑞都是忧心忡忡的。

读书人搞出来的这些事情,太恶心人了。

不仅恶心朝廷新政。

而且隐射皇帝陛下。

海瑞心中也清楚,虽然是让自己前去问责,处理。

可这么大的事情,宫里面一定也会有人过去,到时候,甚至会引发更大的波动。

海瑞回到了家中,收拾好包袱后,便离开了家,一踏出家门,便看到了锦衣卫的车队已经在等待了。

上百名锦衣卫,骑着高头大马,簇拥着一辆马车。

看到海瑞出门,一个正当壮年的男子,翻身下马,走了过来。

他朝着海瑞拱手行礼:“下官锦衣卫指挥同知陆元征,拜见海都御史。”

这个陆元征是一个月前,才提拔上来的。

这次,锦衣卫指挥使不在京师,他亲自带队前往山东,可见锦衣卫内部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海瑞拱了拱手,而后,便走向马车。

车队,离开了北京城,直奔济南府。

当然,星夜前往济南的可不止这一个队伍。

锦衣卫指挥使张国之一直在通州。

通州的火器坊已经完工,开始生产燧发枪。

而整座工厂的安保事情,要有锦衣卫负责。

张国之过来就是安排的拱卫部署的。

他在通州最先得到的消息,一面让山东等地发生的事情传递给京师,一面开始交接他手上的事情。

并且让自己的随从亲卫早些休息下。

他有直觉,到了晚上的时候,自己估摸着要得命令。

果不其然,当夜,张国之便收到了冯保的亲笔书信,让他带队立即前往天津,有要事面授。

张国之收到书信后,带着随从,干粮,前往天津卫……

他到了指定的地点后,便见到了冯保。

此时的冯保坐在马车上,脸上有些疲倦,马车的颠簸,让已经五十多岁的他,有些吃不消了。

张国之赶忙朝着冯保拱手行礼:“冯公公。”

冯保摆了摆手,而后轻声说道:“张指挥使,你带人快马加鞭,前往曲阜,将衍圣公带到济南府去,要注意方式,不要太过声张,弄得人尽皆知了,你们快一些,我跟海瑞慢一些,到了济南之后,我要见到这个衍圣公。”

“衍圣公?”

“对,你不也是山东人吗,当年不也读书想走科举,给你个机会,让你会一会衍圣公……”

张国之领命之后,而后,带着人直接赶路,直奔淄博圣地……

……………………

即墨。

是一座老城。

战国时期,即墨城是一个富庶繁华可与齐国都城临淄媲美的地方。

学宫,位于县衙前十字大街东端路北,原西邻圣庙,是大明朝官学所在,初建于南宋咸淳六年,历经多次修葺与扩建。

这座学宫离县衙并不算远,平日里很是繁华。

阳光暖暖地洒在古老的即墨城,即墨县衙那威严的大门在白日里静静矗立着,门口的青石板路被照得泛着光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极品五世子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家父是康熙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无双镇北王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一品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