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中医博大精深,想要认认真真的钻研好一门学科都已经非常困难了,要是将全部学会,那估计是非常难的、
而且现在可不是后世,有那么多的机器可以进行辅助,所以在这个时代医者的能力最为重要,要培养能力,可不是进行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行。
医学堂的目的便是如此。
唐珍一听,点了点头。
其实她心中一直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自家的相公明明对行医治病明明是不懂的,可是他说的那些话却又非常有道理。
例如将药物提前准备好,研制成品药,谁犯病了直接取出吃就行了, 这也少了很多麻烦,虽然在这之前也是有的,但是并没有完全推广。
另外自家相公还提出了将药材里面的什么什么素给提出来,进行浓缩,唐珍听的也是一知半解的。
也正是在周建安的重视之下,整个洋河堡内外的百姓对于生病风寒其实也早就没有以前那么惧怕了。
甚至是这几年洋河堡也从来没有再出现过谁只是因为一些小小的风寒就丢掉了性命了,唐珍感觉自家的相公至少将大明的医学事业推进了不止一星半点。
现在又要建立医学堂,将中医宣扬光大,唐珍看向周建安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这小迷妹的表情,周建安很是受用。
这之后的几天,周建安白日几乎都不在堡里,他出去许久,堡内很多地方都没有露过面了,所以他先是将整个洋河堡都巡视了一遍,还去了一趟关外,会见了一众的蒙古贵族们、
这些贵族们纷纷被大明朝廷授予了爵位,虽然爵位远没有满清给他们的高,绝大多数人的王爵也都被剥夺,但是他们的俸禄不少,同时洋河堡也会从每年的贸易税收之中拨出一定的份额发放给他们、
并且他们还拥有一定程度的特权,不像以往,每日里睁开眼睛想的便是如何打仗,如何防范别人打他,又或者是担忧今年的风雪会不会影响牧民们的收成。
他们现在是只需要享受就行了, 甚至是就算他们想要搬迁到关内,或者是南方,只需要给大宣军防司提上折子,经过周建安的批准之后都是可以的。
这种待遇,他们之前可从来都不敢奢求。
大明皇帝和周建安的胸襟也让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周建安还去看了一趟班第,一来是真的探望他, 二来则是想从他的口中打探出一些事来。
不过通过一系列的交谈之后,周建安发现班第压根对于此事没有丝毫的知晓,那个千户当初在他手底下也没有一丝的问题,那问题很有可能就是出在其前往洋河堡以后的日子了。
一番巡视,也让关外的百姓们知道了大明朝廷没有忘记他们,周建安那飘荡的国公旗帜和大明龙旗所过之处的牧民也无不下马参拜,神色中充满了恭敬、
不过当周建安路过科尔沁所部驻地的时候,周建安偶然间居然从吴克善的嘴里得知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他那妹妹布木布泰在离开洋河堡回到盛京城不久之后便生下了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