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在欧罗巴吹牛逼周建安当然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大明可还没有将情报网洒的那么的远,估计等到周建安知晓后金之事,恐怕至少也是在几年之后了。
而对于此事,现在的周建安其实也并不关心,去祸害欧罗巴人,毕竟比祸害大明要好。
几日的奔波,周建安也终于是看到了洋河堡的影子。
远远的便能看到洋河堡的忙碌来。
自从草原归附之后,此处的贸易便开始变得繁忙了起来,加上大明对于清兵的压制,贸易路再也没有了任何的风险,大量的商人南来北往,此处甚至还有不少来自西域的商队。
宽敞的官道上,来来往往的商队更是络绎不绝,看着这一切,周建安很是得意。
根据前些日子卢小婉带回来的洋河堡的一些公文,周建安得知现如今整个大宣军防司近一年以来的贸易额足足达到了数千万两银子的规模,随之为大宣军防司带来的税收也直逼两百万之巨。
要知道整个大明一年的盐税也不过两三百万的收入,而这已经算朝廷收入的大头了。
可仅仅大宣军防司这三省之地一年光是商税就有近两百万的税收,这也足以证明此地商业的复苏有多么的快。
能够有如此的成绩,当然也离不开周建安的指导和整个大宣军防司文武官员们的努力协作。
根据大明律中的户律五·课程之规定,大明从洪武年间的税率确实是周建安一直说的三十税一,不过随着时间的变革,到了嘉靖,万历之后,税率便变成了十税一,就算如此,其实税也并不算高。
但是除了十税一之外还有不少的苛捐杂税,这些零零散散的税加起来甚至比正税还要高。
所以在的大宣军防司,周建安为了扶持大明商业和西域塞外的联系,所以暂时设定了二十税一的规定,并且将此也报给了朝廷,由内阁和崇祯都进行了批复。
凡是在大宣军防司缴纳过商税之商品,凡是出居庸关之后一应商税都不得再收取。
这也是大宣军防司商业发达的原因之一。
看着这一幕,周建安脑海里思索万千,他开始在想,要是将大宣军防司的位置布置在南方沿海诸省的话,依靠着那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规模恐怕至少要比大宣军防司多少十倍不止!
若是再加上海上贸易,那利润恐怕其实恐怖,大明作为这个时代的白银流入大国的地位将不可能再有任何撼动。
什么海上马车夫,什么日不落帝国都终将成为替大明大功的牛马!
当然了,大宣军防司也不是一无是处。
背靠塞外,贸易自然还可以继续做,而随着煤炭应用的广泛,价格也是日渐增长了起来。
要知道后世在大宣军防司的这三省之地可出了不少的暴发户,煤二代,而现在这些东西权归大宣军防司所有,说白了就是周建安的东西,一旦开采进行售卖,那也将是一笔巨额的收益。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之中,周建安便已经来到了洋河堡的得胜门外。
这座得胜门虽然和京城的德胜门只差一个字,但是其意义可是一样的,只是洋河堡自然不能和京师相比,所以他便改了一个字。
每每周建安得胜归来,他也都会从得胜门进城,这也相当于和欧罗巴法兰西的凯旋门意思差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