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是在这广陵郡治下,可有不少大族暗中行掣肘算计之事,尽管周瑜知晓这些情况,却不好轻易去做什么。
无他。
这与孙策横扫江东,屠戮太多人有关系,在这一点上,周瑜是看不惯孙策所为的,毕竟其所在庐江周氏,底蕴亦是极强的,与江东一些大族是有来往的。
不过从曹昂夺取庐江,袁术所部在寿春倾覆掉,长江以北的有些事情就变了,今下的庐江周氏已然迁到南阳去了。
虽说强迁各族赴南阳,的确是惹得不少事发生,但对此曹昂的态度很坚决,为的就是在今后与江东作战时,能够减少一些威胁与隐患。
今下在汝南、庐江、九江三郡,是还有不少宗族势力,但那多是诸族的分支,负责看管祖产祖宅祖坟,至于诸族主脉都在南阳一带,也是留有余地,才不至于说三郡治下爆发大规模冲突。
这种事,好在是在讨袁之战结束时就做了,如果拖下去,将再无希望促成,毕竟在讨袁之战期间,曹军的凶名,曹昂的威名,那是叫不少人忌惮的,尤其是汝南那边,曹昂不知杀了多少人。
关键曹昂杀这些人,于大义上并没有短缺,毕竟他是响应讨袁之战的,谁要是敢指摘此事,那就是想背叛汉室,这罪名可不是谁都能背得起的。
这点就是曹昂与孙策最大的区别。
曹昂做事,都是站在公事上,站在大义上,即便有再多的人不满,也只能在心里压着。
可孙策就不一样了,崛起江东之际,屠戮不少宗族势力,这完全是个人行为,关键是在江东崛起之际,孙策的职官是自领的,这与曹昂所授是不一样的。
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对动荡之下是最有用的。
相较于广陵城一带的紧张,彼时的刘备大营却呈现另一种氛围。
“主公,周瑜想借广陵,以让我军在此站稳,某以为此事可成。”孙乾神情自若,看向沉默不言的刘备。
“今下曹操夺占徐州,而曹昂则领兵攻打荆州,这对江东而言不是什么好事,而我军若能得广陵之地,联合陈瑀所部,未必就不能在广陵站稳脚跟。”
“公佑所言,某岂会不知啊。”
反观刘备,却轻叹一声道:“即便周瑜愿将广陵借于我军,但自此以后,我军便夹于曹操、孙策之间,除了淮陵等地外,其他不是借曹军的,就是借江东军的,这对我军而言太过被动了。”
对于刘备而言,他从没有想过形势会变幻如此快,就不提远在千里外的荆州了,单说这徐州,吕布的实力不算弱,即便在徐州诸族中,有不少是排斥吕布,甚至是敌视吕布,但也不至于说这般快就叫曹操给打败了吧?
吕布这一败,想要从中谋取大势,将是极难的事情。
刘备可从没有想过就此困顿一生啊。
如果吕布还占着徐州,那要是他能解决了广陵郡,今后是有机会再谋徐州的,可现在徐州叫曹操拿下了,想要谋取就千难万难了。
“主公,今下对我军而言,积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孙乾见状,沉吟刹那后,对刘备劝道:“固然说我军夹在曹操、孙策之间,使得我军极其被动,但这绝不代表我军就没有机会了。”
“那曹昂不夺占荆州还好,如若真把荆州夺占了,哪怕是半州之地,这天下格局势必是有变的。”
“嗯?”
刘备诧异的看向孙乾。
“暂不说别的,单单是孙策,主公觉得他会允许这等事发生吗?”孙乾撩袍道:“孙策崛起于江东,这野心可谓是很大,一个江东断然满足不了孙策的胃口。”
“此番周瑜将广陵借于我军,这摆明就是想从中抽身,若某猜的没错,定然是江东内部出什么状况了。”
“一旦这些状况解决,对于江东而言,只要有周瑜在,其定然会劝说孙策攻打曹军,而非是与我军为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备点头表示认可。
其部待在广陵,还能作为双方斡旋所在,曹军如此强势下,若孙策还将己部打败,那他将直面曹军。
“何况除了孙策,还有一人,是最不愿看到曹操如此的。”
在刘备思虑之际,孙乾继续道。
“袁本初?!”
刘备想到什么,立时惊呼道。
“然也。”
孙乾微微一笑道:“袁绍雄踞河北之地,且治下多与曹操所占之地接壤,如果其知晓曹操夺占江淮后,又将徐州、荆州之地拿下,那主公觉得他会坐视这一切不管吗?”
“定然不会。”
刘备言简意赅道。
“所以说,我军还是有机会的。”
孙乾继续道:“一旦袁绍起兵征伐曹操,而我军则联合孙策,纵使曹操占据众多之地,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曹操虽迎天子归许,但其却颇为跋扈,先前从许都来的人,不就将曹操所为,皆讲于主公了?”
“主公若想匡扶汉室,今下当以广陵、淮陵、历阳等地积蓄力量,与曹孙展开斡旋,以求天下大势再变!”
孙乾的一番话,叫刘备眼神坚毅起来。
的确。
虽说今下他所处的境遇,的确是很被动,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没有机会,如果就这样认输了,那先前他做的种种又算什么?
尽管在此之前,刘备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为此不得不寄居人下,但刘备却有一股子韧性,使得其在这等境遇下,名声渐渐的传递开,尤其是对今下的格局而言,手里有兵,麾下有地,尽管实力不是最强的,但在特定时局下,是能掀起风浪的!!
……
求五星好评,求打赏,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