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转载秦王的这篇文章,要给他多少润笔费?”李世民问道。
“一千贯。”房玄龄说道。
一千贯!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李恪是掉钱眼里了吗?
一篇文章要一千贯!
真黑呀!
“房大人,你对此怎么看?”李世民看向了房玄龄。
“陛下,文章无价,价高价低,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和评断准则。
每个人都有权给自己的文章定价,至于有没有人去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房玄龄回答道。
老狐狸!
李世民心中暗暗道,房玄龄这般说,就是在和稀泥,不想得罪任何一个人。
“陛下,臣觉得文章价格高点也不错,可以鼓动众人投稿文章!”魏征开口道。
“哦?”李世民目光转向了魏征,“投稿?你想做什么?”
“陛下,我们大唐日报每天都要发布一版报纸,每版报纸上又要写多篇文章。
报社里的人虽然有才华,但是写的时间长了,难免会有局限性。
如今我大唐地广人多,民间肯定有很多人才。所以臣想向天下召集文章!”
魏征上前一步,一脸认真的说道。
“每个人都可以向报社投稿,一经选用,便会给这个人丰厚的稿费。
这样一来,天下人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肯定会有很多好文章问世。
从而提升大唐日报的知名度,让天下人信任我们。”
在场众人都感到了惊讶,魏征这个想法挺令人惊叹的。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挺不错。
正所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员待在朝堂时间长了,恐怕写不出优秀的好文章。
那就从民间挑选,人间有那么多读书人,当中肯定有才华横溢之人。
这样做不仅能够挑选出优秀的文章,还能够通过文章找到优秀人才。
李世民嘴角露出了笑容,这确实是个挑选人才的好方法。
“好!魏征大人,你的想法很独特,朕同意了!”
李世民面带微笑的点点头。
“不过这件事情一定要做好规划,千万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魏征点头称是,皇上所说的别有用心的人,大概指的就是秦王了。
秦王手中有一个九洲日报,跟他们的大唐日报明争暗斗。
若朝廷向天下人征集文章,秦王那边应该也会跟风模仿,到时候竞争又激烈了。
所以魏征要认真筹谋一番,绝对不能被秦王压一头。
“你好好去做!朕会大力支持你的!”李世民又说道。
这是大唐日报东山再起的好机会,必须把握住!
“发现优秀文章,一定要第一时间把人才留住,为朝廷所用!”
李世民又叮嘱道,他怕行动慢了,人才被秦王抢走。
魏征听得很认真,全都记了下来。
“看来咱们还是得好好学习秦王的政令规划,可以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李世民笑着众人说道。
“专门派人盯着秦王那边,他出什么新政令,第一时间送到朕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