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被吕布拜为义父 >第47章 十九路诸侯会盟

第47章 十九路诸侯会盟(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官道桃花缘太古神王我的极品老婆他的羽毛使用法温柔潮汐[先婚后爱]女政府办主任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天医凤九修真界幼崽求生指南我哭了,我装的[电竞]

“怎么样,守仁,文优,还习惯么。要不来车驾里坐坐呗。”

董卓从马车里探出个头,询问王守仁和李儒。

两人均是笑着摇头拒绝。

公元190年的一月还是很冷的,饶是董卓一身肉膘也是在马车内冻得直哆嗦。董卓原本是想让他的三位谋士一同坐着车驾随军前往汜水,但李儒和王守仁强烈反对,认为这样不符合主臣之间的规矩,而且王守仁似乎和董卓预想的发展道路发生了点小小偏离,他好像是想把自己发展成一位儒将,而并非纯粹的谋士。

(PS:贾诩就没这么考究了,从数据上看高达70点的武勇,身体素质可以说是相当好。但是此时的贾诩和董卓一起缩在马车上,身上还裹着羊绒。)

这几日的行军,李儒同王守仁交流了一路,无论是心智,气度,还是眼界,李儒对这位小了自己十一岁的年轻人大为赞赏,心中不由感慨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有他在,董家军的未来就有了底气。李儒心里其实是十分想收王守仁为关门弟子的,想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

但一想到他名义上还是蔡邕的学生,心中就有些郁闷,老实说他完全不觉得蔡邕能教他啥,于是退而求其次问他是否有婚配。

做不了师徒,做自己女婿也行啊。俗话说得好,一个女婿半个儿,自己反正也还没儿子。女儿倒是有仨。人到中年,对衣钵传承之事李儒还是很头疼的_(:3」∠)_。

但是,王守仁以天下未定,何以成家的借口拒绝了。李儒一路上其实有点小小难过。

“我说文和啊,你看看你这身材都快赶上我了,能不能有点出息啊,哎,你看看人家李儒,王守仁。”

董卓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向贾诩。

贾诩往嘴里丢了两颗冬枣,装模作样地抽了抽鼻子说道。

“哎,臣偶染风寒,不能骑马。”

“哎,算了,冬枣给我两颗。”董卓习惯了,伸手向贾诩拿了两颗枣。这纯天然无公害的果子确实比后世要好吃很多。

董卓看着贾诩那副打死我也不去骑马的样子,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全程闭眼休息,只留下耳边贾诩不断投喂自己的吧唧嘴声。

..........

三日行军之后,董卓带着从许昌出发的一万人马,到达了汜水关下,正式的会盟还未开始,发现已经来了十八路人马!

且说那十八路诸侯姓甚名谁?且看!

第一镇,为人豪迈,广交豪杰,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

第二镇,博古通今,才情潋滟,冀州刺史韩馥字文节。

第三镇,为人谦逊,腹有诗书,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

第四镇,仁爱百姓,屈己待士,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

第五镇,仗义疏财,招贤纳士,河内太守王匡字公节。

第六镇,赈穷救急,志在百姓,汉中太守张鲁字公祺。

第七镇,豪侠风范,聪敏有学,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

第八镇,忠君爱国,文臣代表,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

第九镇,有勇有谋,善武能文,济北相鲍信字允诚。

第十镇,圣人子嗣,贤明大家,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

第十一镇,武艺超群,纵横天下,庐江太守刘勋字子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三国:乱世枭雄,建立最强王朝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重生大明1635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大明抄家王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镇国世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