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四十八小时,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分每一秒都让人坐立不安。
那份不知来源、直指平川市领导亲属与招商金融机构存在利益输送的举报材料,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却迅速演变成了惊涛骇浪。
锂航时代董事会内部本就因河东省的“重磅承诺”而激烈争论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几位以独立、严谨着称,尤其看重商业伦理和合规风险的董事,对此事反应异常强烈,强烈要求暂停表决程序,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和风险核查。
支持平川市的董事则暴跳如雷,指责这是“无耻的诬蔑和恶性竞争”,要求追究信息来源。支持晋阳市的董事则趁势强调投资环境“清朗”的重要性。
整个决策层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和对立。
平川市委书记郭达康在办公室的咆哮声隔着门都能听见。
“给我查出来是谁在背后搞鬼,一定是晋阳市和李东沐,他妈的竟然和我玩阴的。”
他立刻动用所有资源,一方面在锂航时代内部极力澄清、灭火,另一方面疯狂寻找反击的突破口。
只是,习惯了这种行事风格的郭达康,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这样对待晋阳市的。
金州市的薛泓则第一时间下令切断所有可能与这件事产生关联的线索,冷眼旁观。
“鹬蚌相争……局面越乱,或许机会越大。”
薛泓指示下属,务必更加低调地与锂航时代技术派董事的联系,进而突出金州在人才和研发上的“纯技术”优势。
处于风暴另一端的李东沐,在得知这个消息时,同样是震惊万分。
他第一时间召集核心团队,脸色严峻地询问:“这件事,和我们有没有关系?有没有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参与了这件事?”
所有人都坚决否认。
“书记,我们虽然处在相对弱势的位置,但是绝对不会使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这是原则问题!”市长坚定的说道。
李东沐相信自己的团队,但这种时候,信任需要证据来支撑。
“私下进行调查,确保我们所有的竞争行为都在阳光之下。同时,对外严格统一口径,对此事不予评论,不传播,不猜测,集中精力准备我们自己的工作。”
李东沐深知,这潭水已经被搅浑,无论真相如何,晋阳市都很容易被拖下水,必须极度谨慎。
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锂航时代董事会因内讧而陷入僵局,表决被迫推迟的当天晚上,一则更加爆炸性的消息在某个财经论坛上被曝出。
举报材料的源头,疑似指向曾在晋阳市工作过,如今已经退休的省级干部。
这则爆料虽然没有提供任何确凿证据,但其指向性极其明确,瞬间将晋阳和河东省推向了风口浪尖。
“恶性竞争”、“官场倾轧”、“不择手段”的帽子铺天盖地而来。
平川市委书记郭达康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发动所有力量,在媒体和网络上大肆渲染,将晋阳和河东省描绘成为了项目不择手段、破坏商业规则的负面典型,甚至公开呼吁锂航时代董事会抵制这种恶劣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压力如同海啸般向李东沐和河东省扑来。
省委书记梁群山亲自打来电话询问。
“东沐,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上面有领导直接过问这件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