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明还想再说话时,一直沉默的黎达平开口了。
“宋部长,这个就是你前段时间和我汇报过的事情吧?”
“当初汇报的时候理解的还不太透彻,但是实地听了汇报后,我真正弄明白了。”
“过弯处常年受水流冲击,存在的风险隐患确实更大,而采用这种新技术施工,确实可以极大的抵消风险,从长远来看,是有利的。”
听着黎达平夸赞的话,汪海明又有些懵了。
“这……怎么感觉像是和自己唱反调呢!”
“黎部长,我觉得还是再精准测算一下,争取花更少的钱,办更大的事情。”
“毕竟当下经济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黎达平听后摇了摇头:“汪省长,您以前估计没有接触过水运工程。这种工程的代价本就比较高,施工流程也比较繁琐,若是遇到一些问题,不仅影响河道水运,而且施工成本巨大。”
“现在觉得多花几个亿有些浪费,但是长远来看,却是最佳方案。”
“呵呵……看来是要再好好学习一下了……”
潦草的一句话,接过去了这个尴尬的片段。
汇报结束后,一行人又前往一线施工地点查看……
大约一个多小时以后,调研才结束。
“汪省长,李书记,看过博州段的德江运河建设,我对德江运河建好后充满了信心啊。”
“不仅畅通了交通运输,提升了博州的通达能力,而且还为融入全国水运大格局奠定了基础。”
“不仅交通部关注德江运河,东南方向的一些省份也非常关注,甚至已经开始谋划联动蓝图了。”
听到黎达平的夸奖,陪同的宋部长和邢天杰都露出了笑容。
第一个点位是整体调研行程中最关键的,如今圆满结束,也算是皆大欢喜。
“柳市长,你对博州如此熟悉,到这里工作多久了?”
“德江运河谋划之际来这里的,目前还不满一年。”
黎达平惊愕了:“所以是专门为了德江运河建设,才点的这个将。”
“不错,看来万山省委的用人眼光是十分精准的。”
“有一个思维缜密的省委常委兼任的市委书记,再搭配上一个有专业背景的市长,德江运河项目,可以放心了。”
说罢,黎达平意味深长的看向汪海明。
“汪省长,真羡慕你们能有这么强的干部啊,若是哪天舍得放手了,可一定要首选交通部啊。”
汪海明皮笑肉不笑的挤了挤嘴巴,然后跟着登车前往第二个调研点位。
沿着青玉县沿线转了一圈,在德江的映衬下,两岸也显得无比开阔。
“等到德江运河项目建成后,青玉县将迎来重大的机遇。恐怕以现有的交通路网状况难以承载啊。”李东沐趁机说道。
“从博州市的交通区位看,也确实缺少了一条横穿青玉县的高速工具。”
黎达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宋部长,回去认真谋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