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吧。”
黎达平淡然的一句话,让汪海明浑身不舒服。
不过,对于黎达平这种段位的领导,即便是他身后的那位“大佬”,也要客气有加。
跟随着黎达平的步伐,汪海明也上了车。只是在等上车的瞬间,用阴冷犀利的眼神盯了李东沐一眼。
“黎部长,您之前到过博州么?”
为了活络气氛,省长汪海明主动找了个话题。
“嗯,十年前来过这里。不过感觉变化很大。”
不少高级别的领导,都曾在十年前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到博州瞻仰参观过,因此很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那个时候。
不过,十年前的博州,只有茅子酒和H色文化着名,其他的各项工作只能用一般来形容。
而此刻,黎达平的目光则看向车外的风景,高楼并不多,但是绿化、规划,卫生却显然不是一个三线城市所具备的。
“汪省长,履新万山前,来过博州么?”黎达平问道。
“这个……还真是第一次来。”
“以前在哪儿工作?”
“东三省的某个省会城市。”
“哦,东三省是华国的长子,曾经的工业重镇。这些年的经济虽然有些萎靡,但是zz影响力依旧在。”
“两年前,我到那里调研过一次。不过感觉城市发展的某些方面,还没有博州感觉舒服。”
听到这句话,汪海明的脸面瞬间挂不住了。
“这……呵呵。只能说各有特色吧。”
黎达平听后摇了摇头:“今天上午去了林城市,从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上来看,林城不如博州。”
“从道路两旁的规划设计来看,博州的道路交通尽管也存在拥堵,但是却井然有序,因此从这些细节上就能够看出,博州的管理者绝对用心用情了。”
“生活在这样一座有历史底蕴,有人文关怀的城市,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怎么可能会低呢?”
黎达平的言辞中始终充斥着赞美,而这让汪海明有些不爽。
“博州干的确实不错。省委省政府对博州的工作也是十分支持,在普遍推行强省会政策的背景下,博州得到的政策支持,并不比林城少,甚至都让林城市的领导干部觉得偏心了。”
“黎部长,我们万山省实施的强双城战略,林城和博州共同发展,当然,也希望交通部在交通路网方面向林城适当倾斜一些。”
听到这话,黎达平不由的皱着眉扭过头。
坐在李东沐身旁的是交通部的宋部长,他在听过这句话后,也不由的看向身旁的李东沐。
可是,李东沐的脸色没有丝毫波动。
坐在后排的刑天杰和柳利国,情绪就没有那么淡定了。
“利国,本想着博州要起势破局,但是接下来才是道路险阻且漫长啊。”
驶出博州,前往青玉县,全程都是高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