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木的老家叫大山镇,属于昆台县管辖。
从江滨市到昆台县城距离约有八十公里,而昆台县县城到大山镇也有二十公里。
沈木一行五人刚好一辆车,所以众人并没有乘坐火车,而是直接开车。
大山镇西北都是大山,而东南却是一马平川的平原。
这里虽然比不上江滨市繁荣,但经济条件也还行,进入大山镇范围,公路左右家家户户都是砖墙平房。
一路上,沈木不时给萧若舞和许青青介绍起家乡的山水。
萧若舞和许青青没来过这边,瞧着当地独有的风俗人情,一时看的津津有味。
沈爷爷和沈奶奶住惯了这里,自然没有什么好奇,沈爷爷在出了江滨市,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沈奶奶有些晕车,手中拿着橘子皮不时嗅闻。
橘子皮是萧若舞给她的,说是能减轻晕车症状。
沈奶奶晕车本来就不严重,又因为萧若舞有心,这让其更加不晕车了,一路上陪着萧若舞二人也是笑呵呵的。
驶离昆台县后,沈木因为熟悉道路,就主动开车。
二十里路转瞬就到了,在大山镇街道上,沈奶奶买了一些菜和一些生活用品,他们离开家已经很多天,家里很久没有开火了。
另外今天来了客人,而且客人中的萧若舞很可能将来和沈木还有瓜葛。
沈木家在一个叫生水村的地方,村后就是大山,而村前却有一条公路,通往镇上和县城。
“生水村?天一生水,这村名很有禅意啊!”
路过村口,萧若舞看着村口一块石碑,就笑道。
“嗯”,沈木点点头就道:“据本县地方志记载,本村在宋朝时候出过一次火灾,几乎烧光了房屋,因为是白天,村民倒没事。”
“后来本村一个走出去的大官回来探亲,就将村名改了,改成了现在的生水村,生水克火,也是图个吉利,以后不要再发生火灾!”
萧若舞和许青青听沈木说起本村改名的往事,都感觉很有意思。
车子进入村口后,沈木就将车窗打开,这也是一种礼貌的行为,方便和村里来往的人打招呼。
而此时沈爷爷也醒了,他和沈奶奶在车子进入村口后,就下了车,不时跟碰到的人招呼着。
村民们看到二老回村,都会乐呵呵的停下脚步说几句。
“沈爷爷沈奶奶,你们可很久没有回来了?这次回来不走了吧!”
有人热忱的问着。
间或有年轻人看到沈木,也会说笑几句。
萧若舞就对沈木低声道:“你们在村里很受欢迎嘛!”
沈木点点头,笑道:“主要是我们人好!”
许青青坐在后面,她听到二人对话,就伸出头道:“沈哥,第一次来,有人包红包吗?”
“包红包?”
沈木一怔。
萧若舞扭头看着许青青道:“丫头,你穷疯了?人家和你非亲非故,包的哪门子红包!”
许青青就笑道:“反正迟早都要给萧大包,趁着我在,说不定顺带着收几个。”
她这句话说的十分露骨,就差直接指萧若舞是第一次上门的新媳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